新华报业网讯 今年年初,南京在建邺区、雨花台区、秦淮区和高淳县率先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社区医院看病实行599种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给患者。但近来,不少患者反映,价格虽然便宜了,但一些常用药却买不到了。因为去社区医院买不到药,一些患者被迫重新回到大医院。
[急人啊] 吃惯的药不卖了不在基本药物目录里
64岁的钱先生家住南京南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以往一直在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拿药。但是,自从今年2月10号开始,他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不到他要的药了。几个月来,每次买药不得不坐公交车到省人民医院。
钱先生向记者抱怨说,他是慢性病患者,每个月要吃4种药,但是从2月份开始,其中有2种药在社区没有了。而且医生还告诉他,社区只准卖这么多药,不给卖其他药,因此,以后这些药也不可能在这里买到了。这让钱先生很郁闷:现在药价是便宜了,但买不到药,这种优惠和他关系不大。
钱先生说的这2种药是诺和灵、压氏达,都是品牌常用药,价格比较高,但许多慢性病患者在吃。“前段时间,抱怨的人很多,现在少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们这边没有药,都到大医院买了。”该社区医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说。
无独有偶,钱先生在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的尴尬,其他试点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存在。家住秦淮区的乔女士患高血压多年,经医生推荐,一直服用一种叫络活喜的降压药。虽然一盒只有7片只能吃一个星期,价格要40多块钱,但由于效果不错,乔女士一直长期服用。
今年3月,她去秦虹社区医院开药,医生告诉她,现在试点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医院必须用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于是让她换一种降压药吃吃看。然而,回家后吃了没几天,出现了头疼症状,血压还上来了。她将问题向医生反映了,医生也很无奈:“你要是觉得络活喜好,就去大医院买吧,我们社区目录里没有这种药,不给卖。”
这让乔女士很是不解,好好的药,为什么医院就不卖了呢?事后,她才了解到,原来秦淮区开始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用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而络活喜并不在目录内。
[不仅如此] 100多个品牌常用药失踪多为合资品牌药
对于患者的抱怨,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符岱佳已不是第一次听到,他也很无奈。
符岱佳告诉记者,医院的病人大多是慢性病人,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三大类,服务人数在五千人左右。医改前,他们药房有800多种药,不论是国产药,还是合资品牌药,大医院医生开的常用药,患者在这里基本上都能买到。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后,有100多个品牌常用药失踪了,取而代之的是国产药。说话间,符主任将一个小纸片递给了记者,上面写着消失的11种常用品牌药,都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包括达美康、格华止、压氏达、血塞通片、络活喜、诺和灵、伲福达、安博维、立普妥、开博通、拜新酮等等。
符岱佳表示,到医院能开到物美价廉的药,当然是最好的,但对于很多长期使用某几种药的患者来说,改变用药习惯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消失的很多药都是合资品牌的常用药,由于效果好于国产的,导致很多吃惯了的患者不愿意换药。
记者在基本药物目录中看到,为了将价格降下来,进入目录的基本上都是国产的药,很多价格稍高一点的品牌常用药在社区医院失踪了。比如治疗糖尿病的格华止改为二甲双胍,价格从28.16元降到8.87元,而高血压现在医院最常见的就是几块钱的复方降压片,患者常用的络活喜则消失了。
[看看吧] 买不到常吃的药三成病人挤到大医院
一次买不到,两次买不到,原先在社区医院看病的患者开始迁徙,从社区回到大医院。这样的病人还不少,门诊流失的病人高达30%。
符岱佳介绍,照理说,实行基本药物目录后,价格便宜了,来的患者多了,收入应该增加才对。但他们刚刚进行的统计发现,今年5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反而下降了40%。原先熙熙攘攘的门诊经过一段时间热闹之后,渐渐冷清下来,接踵而来的是30%左右的病人流失了。
据了解,不仅仅在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邺医院同样有30%多病人流失,而试点的其他区县,秦淮区和雨花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遇到了这一尴尬。
“问题很简单,来社区医院挂号不要钱,价格比大医院便宜至少15%,医保报销还多,但你没有药,想买买不到,病人只能回大医院啊。”符岱佳说,现在医保能报销的药品有900多种,医院只有300多种,一批口碑好的品牌药的缺失,无疑将患者再次推向了大医院。
换吃其他药呢? 社区的药再便宜
大医院医生不开有什么用
“老百姓生病首先会去三级医院,他们更相信大医院专家,吃什么药基本上大医院医生说了算,患者更多的是在社区拿药,因此,你社区医生劝说患者改变用药,患者常常不听你的。”一位社区医生说,这些患者不是不愿意来社区看病,相反他们很愿意来,挂号不要钱,报销比例又高,困扰他们的就是“他们要买的药,在你社区买不到”。
在符岱佳看来,患者流失,转而去大医院,他能够理解,“毕竟,买药和买衣服不一样”。符岱佳认为,要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的尴尬有两条路:要么将品牌常用药添加进来,满足患者的需求;要么,强制要求大医院同步使用“599”的药,大家一视同仁,从大医院开始改变患者用药习惯。
“社区医院卖的药物再便宜,如果你大医院医生都不开这个药,又有什么用?”符岱佳说,门诊大病统筹报销比例高,患者很高兴,可到了社区买不到药,一切等于0。“因此,大医院不增加“599”的用药比例的话,光靠社区一家肯定不行。”符岱佳说。 到底该怎么办?
调整原有目录还是增加目录?
记者了解到,江苏599种基本药物目录是在国家307种的基础上,根据江苏实际情况又增加了292种。而老百姓反映的这些常用品牌药之所以买不到,主要是因为其是进口原研药或合资品牌药,为单独定价,价格高于国产仿制药一大截,因价格太高导致无缘进入基本药物目录。
由于病人生病了多会去三级大医院看病,在当前病人用药基本由三级医院医生决定的情况下,矛盾最终出现了:国家规定的不能动,而南京等地经济发达,三级医院医生给病人开的药可能不在限定范围里面,于是社区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
对于患者的抱怨,南京市医药改革专家,南京市药品集中托管中心主任方宁表示,卫生部门已经知道此事并进行了专题调研,情况已向省里作了汇报。由于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由省里负责,目前他们也在等待消息,是调整目录,还是额外增加一些品牌常用药,目前都还不得而知。
目录限社区医院也要限三级医院?
根据国家规定,实施基本药物目录,三级医院要按比例使用,但比例是多少,却没有明确。由于进口和合资品牌药效果明显要好,加上价格高,回扣多,在病人刚性需求和高回扣的诱惑下,医生用药积极性高涨,一些效果差不多的可代替的国产药常常靠边站,从而让患者患上了品牌药“依赖症”。
方宁认为,其实,国内的一些仿制药价格便宜,效果也不错,医生应该多开一些这类药,引导患者用药习惯,因此,目前首要的是三级医院要合理用药,改变病人用药习惯。
据了解,本月,基本药物将在南京13个区县全面推行,虽然有45天的过渡期,但4个试点区县遭遇的病人返回大医院看病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老问题将有在9个区县继续上演的可能。“如何避免这一尴尬,有关部门得赶快行动了。”一位“被赶回”三级医院买药的患者王先生说。
□专家说了 要考虑价格还要兼顾效果
对于社区医院遭遇的上述尴尬,政协委员、南京市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直言:老百姓对药品的质量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一味追求低价,将常用品牌药置于门外。如果基本药物目录不能将更多的患者吸引到社区,反而把原先一部分患者推向大医院,使大医院更加拥挤,增加看病的成本,加剧看病难,这就有悖改革的初衷了。
专家表示,不像衣服贵一点的能穿,便宜的也能穿,药品是用来治病的,患者很较真,就认疗效,疗效好的受欢迎,疗效差一些尽管价格便宜一些,也会遭遇患者抵制。因此,如何兼顾药效和价格确实是个两难。专家表示,推行基本药物目录过程中,在降低价格的同时,能够兼顾一些常用品牌药,让老百姓多个选择,无疑效果更好,这需要政府的智慧。
□不过专家还说了 市民吃药不能追“名牌”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长期以来,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药品更是不敢掉以轻心。那么,是否国产药就一定比合资品牌药效果差?
对此,南京某三甲医院药剂科的主任表示,从临床来看,进口或合资的品牌药总体确实比国产的要好,但不是什么病都非得要用好药。这位主任表示,在中国,抗生素被滥用已是一大血淋淋的教训,虽然头孢、先锋霉素效果确实好,但不论大病、小病上来就用好的抗生素,病虽然很快治好了,但患者面临着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对一些廉价的好药比如青霉素则不感冒了,反过来增加了病人的负担。
因此,这位主任认为,临床上,类似滥用抗生素的例子不在少数,作为医生有责任改变用药习惯,能给患者用廉价的药尽量用药效不错的廉价药,而不是一味地追逐“名牌”。
作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