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东莞市卫生局副局长林卫平在集中采访中透露,人民医院旧址红楼院区将改建成一所新的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今年5月12日,市人民医院搬迁到万江区,百年红楼现在只留下门诊部和感染病区,林卫平透露,红楼院区将建设新的综合性医院,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将集中收治传染病病人,并冠以东莞第x人民医院。

  据悉,早在2009年,市卫生局已经着手东莞市人民医院旧址的利用工作,今年6月份,还专门邀请广东省医院协会和广东现代医院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旧址进行论证,并结合东莞实际,排除了原先在旧址上同时建造肿瘤病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的设想,将市人民医院旧址改建为700-800张床位,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提高公共卫生救治水平的三级医院。林卫平告诉记者,“市人民医院原址本来一直承担传染病救治职能。现在修建新院后,其防疫隔离的技术措施,只会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卫生救治体系。”

  按照卫生部门的安排,今年底33所镇街公立医院将于今年底实施绩效工资。但截至目前,第一批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中心血站、市120指挥中心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实施绩效工资,33所医院却迟迟没有推行。

  绩效工资改革是否会因财政补助问题延缓执行?对此,卫生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解释,目前各医院正在做方案,由于方案迟迟未出台,财政也难以跟进,但部分医院已经在试点实行绩效工资。接下来,卫生局将与人力资源局等部门进行督导,并调查摸底,争取“对症下药”,根据调查情况加快改革步伐。

  ■数字说话

  截至2011年9月底,东莞全市经登记注册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有2549所,比2007年底增加54.6%,按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计算,平均1平方公里拥有1所医疗机构。全市各医院开放床位总数22899张,比2007年底增长50.4%。按常住人口822万计算,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床位数2.78张,高于全省平均2.66张的水平。

  全市医院业务用房总面积达212.17万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广州414万平方米、深圳235万平方米)。

  2010年,全市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为5.3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72%,卫生部门表示,比重还将继续加大,按照测算和相关的政策,这一数字至少会达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