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酒店业转型是近日东莞两会的热词。东莞市女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温家慧日前在两会上提议,可以考虑让东莞酒店往养老康健中心转型,同时该提议到得了东莞市长袁宝成的肯定。对此,有地产界资深人士认为是一个提议很有创意和启发性。该资深人士也建议称,整合酒店的推动工作难点多,或许凭借品牌医疗机构的自身优势,开发“酒店+养老+地产”新项目更具实操性和优势。
提议:酒店联姻医疗 构建养生养老业
编辑发现,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国酒店业行业性低迷,酒店密集的东莞更首当其冲。
据了解,去年东莞酒店重镇厚街3家酒店结业,常平百余酒店无盈利。酒店行业被许多银行新纳入限制贷款的行业。袁宝成市长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和酒店业转型升级,通过“异业同盟”手段加快酒店业转型升级,从而提升酒店业品牌形象。
对于酒店业已走在十字路口,“异业同盟”模式成为最热闹的探讨话题。
温家慧认为,酒店业与养老养生业同属服务业,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相似,两者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在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民营医院给予专业医疗照顾护理服务,把现有酒店,构建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内容体系,打造东莞特有的新型养老服务产业链,最终把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东莞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议:整合门槛高 发展“酒店+养老+地产”或见效快
对于酒店业与医疗联姻,推进养生养老业发展,其初衷虽好,但却面临多重困难。
据了解,其一是虽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但地方如何执行并无明确指示,许多地产政府更无扶持政策出台;
其二是酒店整改为养生养老中心,对花园等自然景观、配套和硬件等要求较高,可整合的酒店数量十分有限;
其三是酒店联姻医疗后,其运营成本高,若要惠民需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温家慧会长坦言,实施存在难度,关键还是看政府如何引导酒店业转型升级。
相对于“异业同盟”模式,编辑发现,近年国内已掀起一波养生养老地产开发热,其既有酒店的休闲度假功能,也有养生养老的医疗保障服务,接受度偏高。温家慧会长亦透露,公司在惠州、河源等均有开发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与康保的计划,不排除在河源开发5000亩养生养老项目。
地产界资深人士认为,酒店联姻医疗,构建养生养老业是个好思路,但整合门槛高,不可控因素颇多。“从养生养老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是一个关键因素,处在繁华地段的酒店通常不具备,建议可在东莞水乡等自然资源优越,且土地成本相对低的区域,开发全新的养生养老地产项目,凭借同济光华医院的医疗优势,打造出一个‘酒店+养老+地产’三大行业整合的新模式。”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