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关乎未来医改进程和质量的重要课题,与“十三五”期间的医院建设和管理工作息息相关。2015年5月23-25日,国内外众多行业专家将云集大连,在“第十六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中国国际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上,对相关议题给与密切关注并展开深入探讨。大型医院路在何方?未来我们又将看到什么样的大型医院?……对于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组委会先行给出了一些简要分析:
制度改革
体制和制度带来的困扰是大型医院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根源问题,以药养医衍生出的种种乱象、医疗设备采购环节中的层层盘剥以及基层医疗资源薄弱所带来的“金字塔倒置”,都是“看病难、看病贵”等老大难问题以及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诱因。推动大医院的改革步伐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让“分级诊疗”等更加优越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大医院真正做到“看大病、做大事”,让大多数常规诊疗在基层医院就能得到顺利解决,这样才能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技创新
客观评价,我国的医疗科学技术手段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大批医生被所谓的“临床科研”绑架,尤其是SCI评价制度等不合理以及不再适应发展需要的制度,割裂了医疗科技创新和医生职业生涯之间的协调统一,让本该热火朝天的医疗科技创新领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抑或使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成果没能很好地应用到治病救人的实际当中。如何更好地解放大医院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是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
文化建设
从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医者和患者都背负沉重压力等事实不难看出,,我国的医疗人文还处于相当薄弱的境地,如何让医疗服务和回归患者本身、让医院和医护人员真正把“服务意识”强化起来,是大型医院从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需要考量的问题。大型医院作为医疗事业的桥头堡,其运营管理应该是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人本关怀价值的环节,而不应被单纯地看成一项“业务”,甚至扭曲为“生财之道”。
总结起来,我们不难发现,面向未来的大医院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从改进和完善体制、丰富医疗服务手段并提升专业水准以及营造健康和谐的医疗文化大环境这几方面入手。我们预测,未来的大型医院将会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1.通过健全合理的政策、制度来规范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医务人员不能专注于患者等痼疾。
2.大型医院在医疗科研领域的核心及带头作用得到彰显,除了超强的临床医疗能力,还能为整个医学界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学术基地。
3.患者在大型医院就医或购买健康管理服务时,能体验到十分舒畅和享受的感觉,良好的医患关系也能使医务工作者乐在其中,大型医院诊疗环境中的所有人都能各得其所。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2015全国医院建设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