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最后一天,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破土动工,2年后,这里将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医疗大楼,板塘区域30多万人口将在这里享受到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市基层医疗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市三医院的住院综合楼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列入了2014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地市级医院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是湘潭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为11042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400万元。项目总占地19962.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040平方米,其中主楼地面以上16层为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30829平方米,地下停车库等附属设施3211.38平方米。新楼预计于2016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市三医院的住院编制床位可达501张,科室设置趋于完善,将为板塘区域30多万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三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得到了市长胡伟林的高度重视。为解决板塘区域居民的就医问题,胡市长亲率医院一班人上北京、进省城,力争国家和省政府支持,终获成功。
医在“窘”途催生蝶变
市三医院坐落在湘潭市板塘铺中心,这里是长株潭城市群融城核心。107、320国道在这里纵横穿越,京珠、沪昆高速近在咫尺。处于这一位置的三医院不仅承担着板塘区域30多万人口的医疗重任,因为离高速公路近,附近公路四通八达,它同时还承担着大量车祸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任务。
然而,三医院因受条件限制,多年来一直重任在肩却承受乏力。据悉,市三医院目前使用的综合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容,医院的医疗设施、人才队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附近一些居民看病不得不舍近求远,以致耽误治疗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一些车祸受伤人员不得不转送其他医院,而错失了最佳救治时机。
近两年,医院虽然在设备、人才建设上大手笔投入,拥有了多种先进的救治设备和优秀人才,创伤外科中心位列市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是全国创伤救治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的救治能力得到提升,但因“容量”有限,仍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要。
新大楼开创新格局
新的住院综合楼建成后,上述的困窘局面将得到极大改善,也必将为三医院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据三医院院长邓胜林介绍,新的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后,板塘区域的就医条件将出现崭新的局面。
板塘区域15分钟就医圈完美呈现。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后,三医院的接诊能力将大大提升,板塘区域的15分钟就医圈就此完美呈现。板塘铺、易家湾、昭山等地的居民均可在15分钟内赶到三医院就医,不仅方便快捷,更经济实惠。
救治能力全面提升。据了解,新的大楼建成后,医院将实现救治能力的全面提升。医院将新增老年病、内分泌、肿瘤、呼吸、肛肠、手足外科等众多科室,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在这里都能得到有效而快速的救治。
人才集聚,市民将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将以新大楼为契机筑巢引凤,实现“631”人才计划,即引进60个优秀本科文凭医生、30个硕士研究生、10个博士或高级职称人才。人才的集聚,不仅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必将为医院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新建医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