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有力扶持民间资本进入宁波医疗服务市场。根据《意见》,民营医院评上三甲医院即可获得2000万元奖励。

   在现行医疗体制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新形势下,通过财政支持鼓励民营医院参加等级评审,实际在打破医院公私界限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民营医院获得公办医院所独有的政策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将推进“公办私管”抑或“私办公助”的医院经营管理模式改革。无论是哪种形式,最终都有助于实现多元互竞的办医格局。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看病难、看病贵、一床难求等现象让患者大倒苦水。这就为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医院提供了发展机遇。放眼世界,发展民营医院早已是大势所趋。因为不管是在补充医疗资源,还是便民就医上,民营医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由于国内民营医院发展环境相对较差,民间资本只能在一些边缘化专科上大做文章。比如生殖健康医院、美容整形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等。而这些专科对于解决矛盾复杂的医患关系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受困于政策所限,民营医院的人才“造血功能”几乎限于停滞状态。遭遇人才瓶颈,最终都无益于医院品牌形象的树立。

  而如今,宁波开启医院良性竞争之门,为民营医院做大做强创造了良好环境。政策支持、财政倾斜、舆论引导等一连串优惠举措无疑奏响了民营医院迎来发展春天的最强音。

   民营医院得到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挤压公立医院市场,而是在无形中鞭策公立医院除了要历练内功,还要在服务上有“脱胎换骨”之变。近年来,公立医院凭借自身人才优势,在一些领域确立了权威地位。然而,业务的精深并非带来服务的优化。挂号难、脸难看、费用贵等压得百姓有苦难言。

  相反,一些民营医院利用微笑服务、热情帮助逐渐赢得了病人的信任。试想,一旦放宽了民营医院的经营范围,并使其在硬件保障、软实力上得到长足提升,公立医院 “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随之瓦解。壁垒的破除,自然会带动医疗领域步入市场化和开放化。在此情况下,优胜劣汰必然会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