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媒体、民众、医届人士、投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端医疗,但国内高端医疗市场的发展现状到底如何?恐怕大多数人心中都不是很清楚。日前,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举办的中国高端医院建设发展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分别就高端医疗服务进行了阐述,我们可以从这两家儿童医院特需服务的发展来管中窥豹一番。

 

从两家公立儿童医院看高端医疗未来


复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上海第一家涉外的儿童服务医院,特需服务建于1993 年,具体发展情况见表一和表二。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2012 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特需门诊与特许病房的年营业总额收入达到了约4188万元。10 张病床共收治了635 人,平均每人创造营收约1.48 万元。

据黄院长介绍,该营收对于目前医院的承受水平而言,其实是保守的。如果抛去体制和机制的羁绊,整个特需服务上升空间明显。表现在:

第一、目前的服务价格由于受制于公立医院的属性,相比真正的高端医疗服务偏低;第二、目前的床位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扩展到30 张甚至100 张床位都应该可以;第三、整个特需服务的品牌,营运具有极大的潜能待挖掘。

关于目前特需门诊的患者,据黄院长介绍,大约1/3 为外国人,其主要来自各种外资医院、医疗服务机构的转诊和各国驻沪领事馆的推荐。每年都组织领事馆夫人考察团参观儿科医院;其余的患者主要来自长三角、华东地区的的高收入群体以及医院的VIP 客户。为此,儿科医院与20 多家保险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立于1998年。2000 12 月成立特诊部,提供高级专家特诊门诊服务。2010 9 月,推出专科专家一站式舒心医疗服务。2011 6 月,启用特诊部专设病房,其与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病床数相同,为10 张。目前特诊部拥有医生5 人,其中高级职称3 人,护士17 人。服务类型包括特诊门诊、专科专家门诊和住院诊治三类。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江忠仪介绍,近年来,儿童医学中心特需服务门诊年接待量逐年上升,2013 年门诊量达到32000 人,出院人次614 人,目前的空间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未来,医院计划将目前的特诊部整体搬迁至2017 年新落成的医疗服务楼,其营运面积将由目前的1220平米(门诊570平米,病房650平米)扩增至4000平米(门诊诊区1000平米,病区2 个,3000平米),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取药、化验等区域,病床增至25 张。

 

特需服务的未来

从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特需服务在大型医院中的所处位置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2 年,和睦家近7 年复合增速维持在25%2012 年和睦家其收入1.52亿美元,较2011 年同比增长33%。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高端医疗服务市场正处于旺盛上升阶段。基于此,虽然目前从政府到业内人士都有提到剥离公立医院的特需门诊,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各归其位,但在目前公立医院财政补贴不足,本质上已经在市场中搏杀多年的医院而言,于公于私,抛弃掉这块唐僧肉都是艰难的。即使剥离特需服务,另起灶炉,但高端医疗所需的高端人才依然与目前的大型公立医院脱不开关系,最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如此。因此最近北京出台的《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允许大型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其实之前很多医院早就这么干了,比如,今年6 19 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睦家国际医疗部正式落户和睦家启望肿瘤中心。复旦附属儿科医院与万科在上海新虹桥合作建立复旦万科儿童医院。

 

最终,笔者认为大型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或许未来会演变成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多方面合作的高端医疗机构。公立医院通过收入回补的形式来补偿公立医院的政府投入不足,这也是政府允许公立医院开设特需服务的缘由所在。这种合作形式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就医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为政府降低了医疗服务投入,何乐而不为?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