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机构的选择是很多人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如果家中一老,甚至不止一老是失智失能老人,那么这个家庭将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官方微信进行的征集活动显示:家有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迫切需要专业的养老机构来解决老人的照顾难题。调查显示,网友最关心的问题是:目前天津哪里能够接纳失智失能老人?其软硬件如何,护理是否足够专业?收费标准比普通老年人高多少?

 

探访天津养老机构:专业护理硬件全收费


数字:

天津市养老院院长孙兆元介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一份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天津鹤童公益养老集团董事长方嘉珂指出,从概念上讲,失能老人也包括失智老人。

据天津老龄办负责人常振宗介绍,目前,全市失能老人总数已经超过13.35万人。另有统计显示,天津市60岁以上失智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病等老人)也已经超过10万人,并且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

 

规定:

据天津市老龄办主任常振宗介绍,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天津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将达到6.9万张,平均百位老年人拥有床位3张。其中为失能老人建设的老年护养院床位,不低于养老机构总床位的60%。所以,全市所有的370余家养老机构,不论国办的还是民办的,或是公建民营的,都要预留6成床位用来接收失能老人。在收费标准上,民办养老机构属于市场行为,政府部门不做硬性规定,而国办院则由物价部门制定指导价格。

 

探访: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护理间隔以分钟计算

坐落在红桥区勤俭道旁的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是国内第二家、天津市唯一一家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这里是满足失智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需求的专业性养老机构,也是一所集养老、康复、护理、医疗、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建有床位300张。

中心负责人孙仕信介绍,从20136月中心建成开业到现在,已经先后入住了200多位失智失能老人。孙主任说:失智老人往往也伴随有失能问题,失能老人也往往伴随有智力和语言障碍问题。中心每周都有新入住的老人,也有一些老人康复出院或是过世。目前,这里住着的老人数量是130人。根据每位老人状况的不同,这里收取的伙食费、床位费、护理费等费用,总计在每个月3600元至4500元之间。

中心负责业务管理的于致婷副院长介绍说: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呈现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精神行为异常、认知能力下降、情绪起伏不定、有特殊偏好等特点,有的还有日夜颠倒、迷路走失、幻觉妄想等症状,重度及部分中度患者无法由家庭照料,也不适合住在普通养老院。这也决定了我们的专业性护理间隔要以分钟计算,24小时全天候运转。护理员每天从早上730到晚间830,一共要进行22个护理流程,平均每35分钟就要为老人进行一项服务,涵盖了饮食、个人卫生、房间打扫、如厕、医疗等多个方面。夜间,等老人们全部入睡,还要安排巡视,以便一旦出现任何突发情况,都能及时予以解决。

走进老人居住区,记者发现走廊两侧的墙面都装上了双层扶栏;走廊顶、电梯间、楼梯口,都安置了摄像头,老人们的一举一动实时监控。失智老人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健忘易走失,所以这里的每个生活区之间都设有门禁系统,以防老人走失。同时,这里的所有房间都见不到普通的数字门牌,而是代之以香蕉、草莓等水果图案,方便失智老人识别。由于失智老人难免大小便失禁,这里的淋浴间都增设了马桶,便于及时清洁、擦洗。在老人的住房内,呼叫按钮触手可及;老人站立、坐卧之处,都设有扶手、扶栏。

 

探访:鹤童老人院:资深护理员两小时为老人翻一次身

天津民办养老机构鹤童老人院,有三个院区,都具有专业化照护失能失智老人的软硬件等各方面条件。有着600张床位的鹤童老人院,全部收住着失能、失智的老人。不同楼层,男女分开,狂躁型的失智老人所在房间与单纯失能的老人严格分隔开。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鹤童老人院入住率极高,目前,只剩几张空床位。

位于南开区雅安道川府新村中心花园内的鹤童老人院,还建有德国模式的样板间柏林居。东西两个方向各6间,共12间柏林居,分单人间和双人间。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保险柜等设施,老人睡的是带有床挡栏杆的德国护理床。鹤童老人院收费根据每位老人不同的护理等级、模式来区分,每月收费标准从1500元到4000多元不等。柏林居的费用最高,在4000元上下。

2000年加入到鹤童老人护理院的蔡玉英,已在这里工作14个年头。在位于河西区大沽南路敬重里4号院的鹤童老人院里,老人们喜欢称她为蔡姐。记者步入鹤童老人院的楼内,听到一个房间传来阵阵欢笑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护理师蔡玉英一边为老人更换尿片,一边与老人聊天,老人被她逗得眉开眼笑。蔡玉英告诉记者,夜里值班要在楼内巡查,第二天530分起床,6点给老人擦身,7点喂饭,卧床老人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定时换尿布、喂水、喂饭、吸痰、洗澡,清理大小便、呕吐物,甚至给老人抠大便……都是蔡姐每天要完成的工作。

 

听听专家意见

老人得到照料家人才安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天津市养老院原院长李存荣认为,这并不是说孩子们不愿意尽孝,而是面对一个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所需要付出的体力、精力和心理上的压力,让任何人都难以坚持。现在大多数居家的失能老人,是由自己的老伴或是已经退休、年龄也不小的子女当护工,但是,家庭成员大多缺乏丰富的护理知识。很多失能老人的老伴,都有一种想法:自己要是不在了,老伴儿怎么办?因此,失能老人的照顾尤其需要寻求专业的机构。只有解决了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料问题,其他家庭成员才能安心。

 

建议社区医院设相关服务

拥有850张床位的天津市养老院,目前收住有失能老人96位,失智老人303位。天津现有的各个养老机构,基本上程度不等地接收了失能、失智老人。天津市养老院院长孙兆元介绍,目前天津真正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少之又少,而社区医院中拥有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务及护理人员,这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可贵资源。为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可利用地段医院和区级卫生院,开设老年护理服务,并建议建立护理险,将住养老人的部分医疗费、床位费、护理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其他如伙食费、水电费等生活费用,仍由住养人自行担负。

同时担任天津市老年病医院院长的孙兆元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的问题,需要老人们在生活中注重保养,加强锻炼,尽量避免成为失能失智老人。对于已经失能失智的老人,应该积极治疗,同时,在平时的照料中要尽可能地保证老人尚还拥有的身体功能的正常使用。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疗建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