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生焰明)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启动农村牧区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该区计划到2010年年底,完成500名先心病患儿的医疗救治手术。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和民政厅在下发的试点实施方案中规定,农村牧区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工作采取新农合与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原则。据了解,今年内蒙古先心病医疗保障试点将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4个病种纳入项目范围,救治对象为1岁~14岁、家庭贫困、具有手术适应症的参合儿童。
该自治区对纳入项目保障范围的4个病种实行手术费单病种最高限价管理。如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不高于2.2万元,动脉导管未闭不高于1万元,肺动脉瓣狭窄不高于2.5万元。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先由各定点医院全额垫付,出院后限价内的费用由新农合按标准结算80%的费用,其余20%的费用由旗县(市、区)民政部门通过医疗救助资金支付,超出限价的费用由定点医院承担。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包头市中心医院等成为首批项目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