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可以说是用最基本的医疗服务缓解了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就医难的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农村居民就医难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网点的重要枢纽,是农村疾病控制的中心、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核心,也是农村卫生服务的指导中心。它不仅担负着乡村居民健康普查,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及居民保健的重任,还要协助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承担对村卫生所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因受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等方面的影响,农村的卫生条件和农民的健康状况亟需提高改善,这种现状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提升,而且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解决这一弊病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完善乡镇卫生院建设,有了让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解决横亘在广大农村居民面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有了健康的身体作保证,人们才能舒心学习,努力工作。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在乡镇卫生院扎实开展,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能力,近日,国家卫计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国家卫计委要求各省卫计委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激发乡镇卫生院的内生动力,切实把活动办成守护群众健康、增进百姓福祉的民心工程,把乡镇卫生院办成便民、为民、利民的服务场所。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的建立,将引导老百姓逐步实现“小病进诊所,中病不出镇,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若此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执行有力,那么势必能够让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促使医疗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对改变整个医疗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医疗卫生工作是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生、老、病、死的大事,这一点毋庸置疑。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使我国农村医疗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随着国力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党和政府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之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工作中,乡镇卫生院功不可没。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院招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