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城际铁路即将开通,20分钟能消除空间距离,但能否解决诸多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仍需考量。“双城族”在开封怎么就医?郑州的医保卡能否在开封使用?开封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如何?大量的外来人口拥入新区安家,是否会造成开封新区的医疗资源的缺乏?
【目前现状】大医院人满为患 中小医院病床空余
近年来,“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缺医少药”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改变。很多患者无论病情轻重,一般都会选择到大医院就医,出现了一些大型三级医院或优势专科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些中小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却患者稀少的状况。
走访郑大一附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郑州多家大医院后发现,医院挂号处、缴费处等窗口排着长队,住院部病房里住满了病人,甚至走廊里也见缝插针地摆放了床位,床位前还坐着照看病人的家属,仅留不到一米的“缝隙”供人来回穿梭,倘若迎面相逢,还需一人让行。
其中,郑大一附院拥挤现象最为明显。这座开放床位近万张的综合性医院,年门诊量400万余人次。即便是如此大规模的医院,仍然是一床难求。据中国日报网的报道,为满足来此就医的患者,该院高峰时曾在走廊加床4000张。
与郑州的盛况不同,开封市医院则并不拥挤。走访开封市多家医院后发现,开封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裕。在开封市淮河医院,进入医院的病房楼,部分热门科室的走廊里虽也有加床现象,但数量少的多。
开封市城区医疗卫生资源比较丰富,医疗卫生机构门类齐全,从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开封的医疗资源状况。目前,开封市区实际拥有床位8728张,而开封市城区人口约为110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8.7张。根据我国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要达到每千人口4张病床。在医疗资源配置上,开封“提前奔小康”了。
此外,在基层医疗设施上,截至目前,开封市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8家,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市。
【在建项目】开封新区在建7家医院床位标准每千人9.5张
走访开封市医疗资源发现,开封二级以上的医院,如市一院、淮河医院、中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都在老城区,而新城区的大型医院很少。据大河报调查问卷反馈得知,未来“双城族”首选安家在汴西新区。那么,汴西新区的医疗资源能否满足即将到来的大批外来人口呢?
开封新区总体规划为,到2020年居住人口80万人。考虑到开封新区今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域优势及居民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等因素,开封新区床位设置标准按每千人口9.5张床位规划,与郑州新区每千人口10张床位的标准相近,开封新区规划床位7600张,其中综合医院约4900床,专科医院约2200床,康复中心约500床。
根据规划,开封新区将建7家医院,分别为开封市中心医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第155新区医院、杏花营三级综合医院、开封市妇女儿童医院、开封市传染病医院及新区三级康复医院。其中综合医院4所,专科医院2所,康复中心1所,还要修建1所疾控中心、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能服务辖区群众就近就医,而且开封新区的医疗资源还将成为郑州市民就医的一个选择。
在规划新建的医院中,开封市中心医院是由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口腔科医院、市三院整合而成,是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是区域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医院将开放床位2600张。计划于2020年后,中心医院将全部搬迁至新址。
在开封新区第三大街汉兴路附近,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新址大楼主体已完工,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对楼体简装。据了解,155医院新址占地面积110多亩,设置床位达1000余张,计划在明年年底前搬迁。医院政治部主任王永怀说,新址不仅床位更多,医疗设备更新更全,交通也更加便利,医院将“抓住郑汴融城的契机,为更多患者提供高品质诊疗服务”。
【合作服务】院院联手共享医疗资源综合培训解决人才短缺
郑汴融城的领域在逐步扩大,金融、电信、交通、教育等,而医疗卫生事业的融城早就开始了。2007年3月份,河南省人民医院与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现为开封市中心医院)结为协作医院,省人民医院为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技术支援,不定期到协作医院举办大型义诊等,这是郑汴一体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延伸。
根据规划,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在开封新区“落脚”,省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第一人民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开封市本地医院的医疗水平。
近年来,开封加大了医疗投入,一边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一边自身培养人才。开封市建立了开封市中心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培训综合楼建设也基本接近尾声。该综合楼总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基地建成后,开封市培养近万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将基本实现。培训基地在增加全科医师数量的同时,也将提高基层的医疗服务水平,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根据《河南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郑汴新区将打造成一个由区域性医疗中心、三级综合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诊断治疗中心、专科专病医院、运动医学康复疗养医院、健康养护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共同组成的多层级立体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从而实施区域性医疗中心(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两地就医】新农合来汴就医医保怎么解决?
随着郑汴融城脚步的加快,郑州、开封两市市民可以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接触,相应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在加大。那么,郑州人到开封就医,医保报销问题如何解决?
农村户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新农合,在全省范围内已经实现直补。今年,全省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外,新农合人均筹资额比去年高出4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也由去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还扩大了慢性病及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范围。补偿范围在“分级分段补偿模式”的基础上,降低了原“低补偿比例段”住院费用限额,使更多参合农民享受到“高补偿比例段”的住院费用补报。
此外,2013年4月1日,河南省城乡大病保险启动实施,其中郑州、新乡成为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两地均按照15元/年的标准为每个参合农民从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农民受益匪浅。“开封已纳入今年新农合大病保险范围,按部署2015年河南省将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开封市卫生局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说。
那么,如果是城镇医保,异地就医,怎么报销呢?这是“双城族”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开封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如果在开封买房,户口在郑州的,可以到参保地医保中心提出异地就医申请,在异地不同级别的三家(或两家)医保定点医院的医保办盖章,再送参保地医保中心备案,就可以在申请的几家医院看病。凭结算票据、出院小结、每日清单寄回(或送回)参保地医保中心报销。
目前,全省已于去年开始逐步推行城镇医保直补,并在全省选取了8个城市作为试点,有郑州、新乡、濮阳等地,开封目前尚未开始。但是根据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暨实施方案》,要建立省级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平台,对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届时,“双城族”再也不会被报销问题困扰,可在两地方便就医。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疗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