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准入门槛,将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等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李克强在8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简政放权,抛出鼓励社会资本医院建设重磅利好政策。


总理表态:社会资本办医先照后证


  过去,投资者开办医疗机构实行先证后照前置审批。新浪微博网友“@非典型医生张子谦是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中医师,他一直想开一家自己的诊所。他曾向记者解释现行办医政策,办一家诊所先要跑遍各个政府部门,申请各种许可证;然后,申请人拿着许可证去工商部门申请工商营业执照;任何一关卡住都不行。这也就是过去困扰社会资本办医的先证后照前置审批政策。

  这一政策非常繁琐。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前,企业需要先行办理一系列准入证,比如办餐馆需要先拿到卫生许可证和消防许可证等,这就是前置审批项目。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曾向媒体如此解释过去的登记方式,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共有226项,其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明确为企业登记前置的为128项;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未明确审批与登记的前后顺序,但实际工作中按前置审批掌握的为98项。

  张子谦曾经深恶痛绝地向记者陈述,一个没有经济基础的小医生如果想要开办一家诊所的悲催经历:医生需要先租下营业场所,按照各个部门的要求装修,然后再到各个部门申请各种许可证;任何一个部门卡住就无法尽快拿到营业执照,前期成本就会上升,尤其是房屋租赁成本。

  他告诉记者,一旦某个部门不准通过,被审批卡住,拿不到许可证,也就拿不到营业执照,前期所有投入就有可能打水漂。而且,社会办医最难通过的往往是卫生部门的许可证。

  这样的先证后照政策,导致的后果就是办医成本增加和政府权力寻租。一些业内人士私下告诉记者,为了尽快拿到办医的证照,有些人可能要花60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

  这样的办医成本不是普通的医生能够承受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数月前办诊所一度遇阻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恒鹏教授曾经抨击中国的办医审批制度:一个有着十年以上执业经验的医生办个诊所居然拿不到执业资格,一些没有任何医疗经验的人却把医院开遍了全国。

  李克强在8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抛出的后置审批先照后证政策有望改变这一局面:投资人先直接拿到工商营业执照”,再到各个部门申请许可证后置审批模式可以让投资人先忙起来,然后在规定日期内申请各种许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学专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