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日,记者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医疗工程信息化市场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连续多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市场5.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记者从会上获得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医疗IT市场投资规模达到120多亿元。2014年底,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还会大幅度上涨,预计整体规模将达到28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9%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表示,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能对医疗卫生带来如此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强劲的动力不仅源于信息系统等硬件建设的需求,更源于以智慧健康为导向的产品研发,以及各种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发展壮大。


中国医药信息化变革 20%增长率领跑全球

 

  信息覆盖快速扩大

  据了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6年来,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12个省份、100多个市、550多个县建立了卫生信息平台。另外,4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使用电子病历,800多家医院开展了远程医疗。

  同时,我国已有15个省份开展居民健康卡应用。截止到2013年底,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已达到83.5%,而疫情直报系统覆盖100%的疾控机构、县级以上医院以及88%的乡镇卫生院。

  除此之外,在实现电子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方面,目前已经有北京等9个省()实现了新农合跨省就医结算;安徽等10个省份实现了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资源库省内共享;31个省份建立了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

  陈竺强调,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体现在卫生服务方面,在药品监管方面信息化的推进工作也已经开展。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建设,正在逐步实现药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电子监控。

  陈竺表示,随着近年来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及与卫生事业的深度融合,我们的认识又到了新的高度,即卫生信息化不仅支持、加快卫生改革与发展,而且正在日益显著地重构卫生事业,改变卫生体系的面貌。

 

  信息革命拉开大幕

  实际上,中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现实与未来。

  陈竺指出,对于卫生系统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全面的、引领性的。从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到公共卫生数据的采集分析,从医学基础研究到临床诊疗实践,从医疗装备研发到医学生的教育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全过程,渗透于各相关领域。从最简单的计步器、体重测量仪,到与疾病防控息息相关的糖尿病无线监测仪、便携式心律监测仪,新产品的出现无疑带来巨大商机。电子病历、虚拟就诊、远程监测等新模式激发了各个服务链条的活力,催生了不断创新开拓的卫生服务新业态。

  与此同时,新型药物的相关研究也在信息化的支撑下更为准确。如针对癌症靶向治疗的生物制剂,需要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信息数据分享,把握并注意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将帮助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赢得先机。

  陈竺说,科学技术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从计算机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信息革命早已上演,中国的医疗卫生技术也将顺应这场革命上演蜕变。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用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