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首家全港资营利性医院——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被纳为医保定点单位。2014年5月底,深圳市长许勤在推进“三名”工程工作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三名”,即名医、名院、名诊所。面向全球引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品案例,是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启动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
“市长亲自宣布授予我院医保定点单位资格,显示了市政府对名医资源的重视,同时也释放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信号”,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运营部主任谢女士接受《中国医院院长》采访时说。
自2013年开办以来,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沿袭港式打包收费模式,收费包含医生诊金、五项眼科基本检查,费用从100元到800元不等。“目前前来就诊的患者主要为自费和持商保的患者。”谢女士介绍。
此次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医院院长林顺潮表示,希望医保报销方面能参照港大深圳医院的打包报销方式。医院运营部介绍,目前具体的细节还在研究中,医院医务科正在与深圳卫计委医学信息中心密切合作,建立能与医保对接的信息系统,包括药品目录系统等。
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采访时,深圳市人社局介绍,港大深圳医院打包报销推进过程中,深圳市医管中心负责就具体方案与人社局磋商,之后深圳医保中心具体执行。“如果这家港资定点医院也实行打包报销,我们会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方案推进。”人社局宣传处王女士介绍。
3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4月28日,社科院举办的相关主题论坛上,发改委官员表示,“文件能否落地,医保支付改革尤为关键”。
上海仁济医疗集团总裁郭跃在论坛上介绍,《通知》发布后,集团密集与苏州、常熟等地医保部门沟通相关支付改革事宜,包括“打包报销”。医保部门表示,由医院提出具体方案,之后医保可尝试操作。
“但考虑到患者的就诊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医院尚无与医保谈判的筹码,‘打包报销’未能付诸实施。”郭跃表示遗憾。
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显然占尽了“天时”与“地利”。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杜创博士表示,营利性医院能纳入医保定点已经很难得,“目前全国范围内还不多见”。而对于医院有望实施医保打包报销模式,他更感慨深圳的改革先锋形象,“深圳乃至广东,一直站在改革的前沿。针对这家港资医院出台的政策,扶持力度是很大的。这将有利于深圳集结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提升社会办医水平。”
林顺潮是2013年为山西被挖眼的男童安装义眼的香港名医,舆论曾强烈关注。医院在接受采访时毫不讳言,“政府给予了我们特殊优待”。如果通过纳入医保,能让更多市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特殊优待应推而广之。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2014医院建设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