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在微创心脏瓣膜外科技术领域日前再获突破,由胡盛寿院士及王巍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采用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瓣膜植入系统,为两位75岁以上高龄、患有多种合并症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阜外医院院长、心脏外科专家胡盛寿院士指出,该项技术是阜外医院继成功完成经动脉主动脉瓣植入及经静脉肺动脉瓣植入手术后的又一次探索。

  国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的流调数据显示,我国有30%50%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因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合并症等情况无法耐受手术,或因恐惧而放弃外科治疗。这也是长期困扰心外科学术界的一大难题。

 

中国自主新技术蜚声国际 攻克全球医界难题


  

解决高龄瓣膜植入难题

  据阜外医院心外科王巍教授介绍,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占3%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约占5%。严重主动脉瓣病变最终将导致心衰,一般来说出现症状后平均生存期仅23年,而且猝死的风险很大。

  他指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置换瓣膜,但这种方式需要胸骨正中锯开,也需要体外循环支持,创伤大、出血多,并且患者需承担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的风险,所以很多年纪大的患者根本耐受这样的手术。

  据悉,TAVI手术于2002年在法国诞生,目前在全球已成功植入瓣膜超过6万例。TCT主席Martin B. Leon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的PARTNER研究显示,进行5TAVI术就可挽救1例患者的生命。但遗憾的是,这一技术在我国尚属探索起步阶段。

  胡盛寿指出,TAVI技术可分为经动脉逆行入路和经心尖入路。经动脉逆行入路开展较早,但临床应用受动脉条件限制,外周动脉纤细、动脉硬化严重、主动脉瓷化的患者均无法手术。经心尖入路只需在左前胸切开35cm的小口,再经心尖处的小孔就可将人工主动脉瓣植入。

  他认为,与股动脉入路相比,心尖入路的TAVI技术更具有优势。它具备手术入路途径短的特点,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同时不受股动脉直径的限制而可植入更大型号的瓣膜(这一点在亚洲人中更为突出),还可以避免主动脉斑块的脱落,显著降低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

 

  

国际巅峰的自主研发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使用的经心尖主动脉瓣膜植入系统(J·ValveTM)攻克了传统TAVI无法运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世界难题。

  王巍指出,在此之前,国际上所有的TAVI手术只能治疗主动脉狭窄,无法治疗单纯主动脉关闭不全,而J·Valve的运用给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为这些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也给国际心血管领域赢得了重大突破。

  TAVI是近10年来心脏病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颠覆了传统的主动脉瓣置换方式和路径,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风险,对高龄高危患者具有巨大的优势。2014年,美国AHA/ACC联合瓣膜病治疗指南已将其列为重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

  记者了解到,J·Valve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具有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其独创的三维心脏瓣膜定位系统定位更准确,易于操控掌握,便于推广普及。从产品设计到临床前试验都依托阜外医院完善的医学科研平台,成功完成了创新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胡盛寿认为,J·Valve是我国转化医学发展中较为成功的案例。而此次临床实践的重大突破,将在微创瓣膜病外科领域形成新的治疗规范,这也将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一个新典范。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健康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