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3家公立医院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总占地面积不足30亩。随着县城的不断拓展,3家医院的区位均从当初的边缘地段上升成为了现在的核心区域,受环境和地盘的制约,医院的发展严重受阻。为了加快川东北大城市建设,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卫生资源布局配置,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营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力气采取四大举措,强力推进公立医院项目建设。

 

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无偿划拨建设用地

  记者在营山县委县政府了解到,为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合理配置卫生医疗资源,将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保健院分别布局在县城的东部、北部和西部。无偿划拨医疗卫生建设用地240亩,其中,县人民医院155亩、县中医医院60亩、妇幼保健院25亩。

 

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免费进行方案设计

  为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寻求技术先进、节能降耗、环境舒适优美、优质高效的建筑设计方案,营山县着眼于3家公立医院的职能和定位,由县财政出资600多万元,邀请新加坡DPC国际规划与设计事务所进行规划设计、案例展示。人民医院设计引入医学街概念,中医院设计引入呼吸建筑概念,妇幼保健院设计引入温馨健康的理念。

 

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归口政府统一代建

  为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发挥投资最大效益,营山县成立了由县规划、发改、国土、住建、房管、安监等部门全程参与的代建机构,主要负责3家医院规划、地勘、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及基建质量安全等工作组织管理,并由代建中心统一代建,由此解决了卫生行业懂医不懂项目建设的问题,避免了在工程建设中少走弯路。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动项目建设

据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县委、县政府先后7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规委会,专题研究3家医院建设的相关工作,出台了7个会议纪要。县委书记鲜俊才、县长罗明远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医院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如期完成征地拆迁任务,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专门成立3家医院建设项目拆迁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组织部部长祝奎龙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梁红光担任,成员为卫生、国土、住建、发改、财政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协调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全程监督征地拆迁工作。

 

  为促进3个项目早日开工修建,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破解决公益性事业单位建设前期难题,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级财政负担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的费用,及时达到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目前,营山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开始进入实施阶段。3家医院计划总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预计4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欲了解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医院建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