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在治疗手段、思维方式和治疗模式上有很大差异。很多适用于西医的研究方式,比如动物实验、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对中医不太适用。比如西医强调通过实验抽样的方式,研究某种药物或某种诊疗方式的有效性。但实际上,由抽样得出的有效性结果,只适用于实验样本,未必完全适合于总体人群。

 

正是由于此种研究方法的弊端,目前医学界在提倡真实实验,就是在四期临床实验后,希望在真实患者中扩大应用范围。事实上,中医强调通过归纳、总结的方式,去判断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一直以来运用的正是此种研究方法。而今,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工具,将所有病例全部搜集起来,然后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得出最佳疗效的中医治疗方案。

 

从信息角度而言,中医的诊疗过程就是信息数据采集的过程。当患者前来就诊时,中医强调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采集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

 

此外,不同学派的中医从不同思路去判别疾病,并对疾病施以不同的干预措施。随后,有些症状会消失,而有些症状会依然存在。这些存在的症状可以到下次就诊时,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干预,然后再进行判别。如此实现反复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中医正是把信息作为诊疗的主要手段。

 

由此而言,中医学是基于超级复杂结构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综合信息控制学。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有力地支持了中医学的发展。借助于信息手段,未来人类将不再需要通过抽样来测试有效性,而是依靠总体来做推测。

 

历经十几年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刘保延教授带领团队,提出了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科研范式。该科研范式强调从临床中获取数据,再到临床检验、调整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数据集中分析,发现总体变化的概率趋势,并不断通过提炼使其精确度越来越高,如此逐步总结出中医的特质。

 

大数据和云计算,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手段。通过发展建立中医的健康理论,未来有可能通过云计算记录所有的医疗记录,以此获得数据支持。此外,医生也可以随处书写病历,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实时沟通。甚至于,未来医院可以取消信息中心,只要专心提供医疗服务即可,云平台则可以为各种医生提供诊疗的工具和途径。这不仅有利于将医护人员的时间交给患者,还是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可行路径。

 

中医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病未成而止之。如何能够使医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想大数据和云计算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