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一次将信息化建设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新医改方案中“四梁八柱”的支柱之一,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推动新医改的进程,也是缓解公众看病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信息化加速

  新医改启动以来,信息化手段便被认为是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所以,无论是有关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文件,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要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同时,要利用新技术手段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60项重点任务中,只有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中提到,要用技术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由此可见,无论是从行业主管部门角度,还是从党和国家的层面,都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新医改的进程。新医改启动后,原卫生部制定了“3521”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中的深入应用;建设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二个基础数据库;建设一个医疗卫生信息专用网络;逐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体系。

  随着原卫生部和原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并,信息化体系也有所扩容。除了增加计划生育业务信息化应用功能和全国人口数据库外,新方案还明确提出,要将区域平台延伸到县级,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区域医疗平台。由此,新的体系简称为“46312”工程。在搭建体系框架的同时,医疗卫生业务应用建设也在稳步展开。目前全国已经有12个省开通了高端远程会诊,24个省开通了基层远程会诊。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可以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至地市、区县等医疗机构,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国家也增加了药品的信息化监管。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对药品生产、流通等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药品的全程溯源。同时,健康档案的推进速度也比较快。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达83%,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达78%。

  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在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的对接和发行。目前,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的金融健康卡,可以满足患者挂号、结算等多种需要。为了保证健康卡在全国通用,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先后制定了15项标准规范。目前全国已有23个地方开展试点。其中,12个省份实现发卡,11个省份正在筹备之中。2014年,23个试点省份要全部发行健康卡。经过实践,健康卡的惠民效果非常凸显。经医院统计,借助健康卡,患者单次就诊排队次数从之前的4.3次降为1.4次,平均候诊时间缩短了23分钟。患者的就诊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卫生标准也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236项医疗卫生信息标准。其中,新发布的标准有115项,还有100多项正在研究和报批中。


危机与机遇并存

  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数据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数据为我们服务是个全新的挑战。事实上,借助信息手段,可以实现很多的功能。比如依托信息手段,养老院可以通过监护预警信息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医院通过物联网,也可以实现设备信息的实时采集,对医保资金费用进行深入分析等。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其实对我们是一个挑战。同时,随着医疗数据越积越多,系统建设越来越复杂,信息安全问题会日益突出。在信息时代,只要公众通过终端设备注册一些网站,公众的个人信息就有可能被记录。在医疗信息化领域,随着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健康档案采集了越来越多的个人健康数据。这本身就对数据安全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此外,随着医院从最初的院内联网到区域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开放的网络也给医疗信息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将成为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

  此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建设费用紧缺、专业信息化人才不足等问题。而国内信息化企业服务能力也参差不齐,还需要国家通过制定标准与规范提高其服务能力。未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如下几项:第一是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第二是要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化路线图,要从科室信息化到医院信息化,再到区域医疗信息化。这是当今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路径。第三还要加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其建设的核心,首先是要建立区域核心经济体。只有通过区域核心经济体的建设,才有可能最终形成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第四是要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但很多标准没有落地。因此,未来的标准化建设要更强调信息标准的落地。未来,国家将通过复合型测试的方式,评价医院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第五是要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认证工作。目前每个信息系统都需要插一个UK。这样效率低下,使用也不方便。未来我们将把卫生系统做单证通用。第六是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医疗卫生信息水平的提升。在助力医改的同时,也能方便公众的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