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医疗政策界,蔡江南教授大名鼎鼎。其实,他成名极早,1990年就获得国内顶级学术奖项: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这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当时他是华东化工学院(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的所长,年仅33岁。
如今,这个闪耀的荣誉已经被他此后的各种成功所覆盖。二十多年来,他往返于中美之间,在大学、咨询公司、政府部门工作,专注于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的研究,成为该领域举足轻重的学者。作为美国第一个(麻省)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和实施者之一,他应邀成为中国医改领域的智囊,凭借对西方卫生政策的深度研究,参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重大医疗政策的决策咨询工作。业内公认,他是少数接近庙堂的学者之一,是能影响政策的重要声音。
然而,他一直焦虑于这种单纯的“军师”身份。“中国医疗行业这些年,在硬件上的投入已经开始起飞,但是,”他说,“没有商业模式、管理制度、政策措施的创新,没有’软件’的升级,中国医改不可能成功!但是,这不是几个政策建议能解决的问题。”
2012年,这种考虑促使他来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担任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的主任。他希望在一个与商业对接的地方,通过市场的力量,促进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他知道,在医疗改革中,中央政府的政策方向固然关键,但是集结医疗健康行业内的精英分子,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形成商业模式创新的氛围,同样关键,甚至更为重要。“市场和政策之间,要相互呼应,才能助推整体的改革!”为此,蔡江南酝酿了一个“巨大的图谋”——推进一个名为CHIP的计划,准备以此为依托,汇聚国内医疗健康行业一切创新的力量。
CHIP(China HealthcareInnovation Platform),中文名字“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蔡江南希望在这个平台上,汇聚国内健康医疗产业各种“奇葩”的创新案例,无论商业模式,还是管理创新,或者一个微小环节的改进。他说,国内健康医疗界的创新其实无处不在,但这些各种创新都像珍珠般散落在各处,需要梳理、碰撞、总结、传播。蔡江南希望CHIP像是一根线,将珍珠串成项链。这根线的主脉,是案例研究+对标学习+创新评选。
蔡江南
案例研究
尽管我国的医疗健康行业还处于一个起飞的阶段,与国际先进榜样比较,我们还存在巨大提高空间。但是在医疗健康的各个子版块中,我们已经有了各种创新的案例和经验,只是还没有人来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许多创新案例已经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中国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如果可以利用CHIP这个平台来对已有的案例进行整理和总结,将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提炼出来,汇集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推广的话,将会有利于我国医疗健康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使得这个行业中的创新力量得以发扬光大。
对标学习
蔡教授认为,在医疗健康产业,需要学习美国的创新经验,那里有中国最缺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这个行业最缺乏的创新创业氛围。譬如,谷歌投资。他说,他们投资的ADIMAB、IPIERIAN、23and Me 等企业,都是全球最前沿的创新企业,这是一个神奇的投资基金;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要去了解,他说,这家企业不仅在技术上有创新,推广这个系统的时候,其实是创新了医生教育模式,会令人大开眼界;Certify Data Systems 也必须去看,他说,美国本土快速成长的医疗数据平台服务公司,大数据服务与医疗结合的产业,在中国已经处于爆发的前端……最好能与斯坦福大学或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开发一些培训课程。
“不从宏观上整体了解美国的政策制度,就没法真正体会每一个公司的具体创新。”他说,整个行业要迅速发展,业内精英必须要与全球最优秀的创新企业保持同步,而且,这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不能仅仅依靠阅读一些材料,而应该尽可能去实地,理解整个行业的全球趋势。他希望组织业内资深高管,去实地进行研究和交流,彼此碰撞,相互启发,对自身以及企业产生影响,促进整个行业的前进。
创新评选
由知到行,为了驱动和鼓励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一年一度的名为“奇璞奖”(对应英文CHIP的发音)的创新项目评选诞生了。这是蔡江南梦想和雄心的缩影。“各种创新,只要能被借鉴,能复制延展,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无论规模大小,无论级别高低,都是奇璞奖的评选对象,”蔡江南说,“中国缺这样一个奖项,能覆盖整个行业,能带动整体的创新动力。”
如今,国内健康医疗行业虽然困于体制,但各种创新案例如星星之火,很多革新虽微,却有全局意义。“发掘这种微创新,对产业的革新其实具有极大意义。”蔡江南说。他举了一个很现实的案例,现在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医院门可罗雀,问题不在社区医院的设备落后,而在于好医生都在三甲。“在事业编制下,医生并非高度专业化的自给自足的职业,难以流动到社区医院,如果坐等体制的整体改革,进程将非常缓慢,但事实上,以北京三博脑科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医疗机构,已经在医生的引进、分配激励、自由度方面有了探索,这些经验应该被发掘和传播。”他说。
这是蔡江南赋予CHIP的价值。除了类似的管理创新,在养老、体检、专科治疗等各种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蔡江南教授经常接触到眼睛一亮的案例,“我不能让这些案例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他计划在年底举办的“奇璞奖”,将邀请国内顶级专家,广泛征集创新项目,评选最优秀的案例。美国《fast money》杂志评选的创意人物100榜单,企业家、工程师、社会人士、娱乐业者、设计师……只要在商业上有锐意创新的,都能够入选。奇璞奖也类似,无论是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政策调整还是行业内任何一个微小但意义重大的革新,都在入选的范围内。
蔡江南准备在这个平台上每个月组织一次“创新案例研讨会议”,集结出版各种优秀的案例。“发现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比单纯的政策建议更有积极效果,”蔡江南说,“而且,这些案例的发掘也会让政策建议变得具体、可操作、可执行。”
CHIP的政策研究+对标学习+创新评选这一链条,将要从一个标志性项目启动,蔡江南教授期待着与中国健康行业的精英们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