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医院将探索转成“非公立”

  好消息不少,比如: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

  本报南昌讯(记者张绪鸿通讯员王振戎)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补助金将提高,把城乡医疗救助对象扩大到低保边缘家庭、基层医院多渠道补偿机制年底建立……

  6月29日,这些好消息从南昌市举行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出。南昌市今年将围绕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并与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市直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困难职工今年基本参保

  按照计划,南昌市今年将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要求达到174.62万人,确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

  对全市国有困难农林水企事业单位职工、困难农垦企业职工和城镇困难大集体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将参照国有困难企业医疗保险政策进行财政补助解决。增加国有和国有控股关闭破产改制及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保障国有和国有控股关闭破产改制及困难企业职工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全额资助在校大学生参保,参保率达到100%;确保90%以上的城镇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将城乡医疗救助对象扩展到低保边缘家庭,将新增城市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范围;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全市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2%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参保人数达221.59万人。

  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要超90%

  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水平: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260元,未成年人提高到150元,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

  探索推进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保市级统筹。推广“一卡通”,确保80%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实时结算。探索建立省内异地就医管理办法,切实解决省内异地就医人员报销难的问题。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

  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15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适当提高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严控新农合基金超支,基金使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加强直补,力争达到90%,让参合农民实现“在哪住院、在哪报账,当天出院、当天报账”,并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提高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医疗保障水平;将贫困家庭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儿童的大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10%,年救助封顶线提高到3万元。

  所有药店都要卖基本药物

  按照南昌市的要求,在今年内,全市的基层医疗机构都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7月前,将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全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甲类药品目录,实施基本药物报销比例高于乙类药物报销比例10%的政策。把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报销比例比非基本药物提高15%。

  12月底前,南昌所有公立医疗机构2011年度所需药品(包含基本药物)将在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确定统一配送企业。

  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按规定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

  今年,南昌市将努力争取国债项目支持县级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成4所县级医院、8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启动1所县级医院、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开展巡回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10%以上。

  发挥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政府重点加强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技术支持,积极稳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12月底前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到位。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采取发放公共卫生服务卡、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

  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确保全年人均基本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提高村级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对村级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每人每年增加到1200元,其中中心卫生院所在乡镇的村级医生每人每年增加到1800元。

  免费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今年,南昌将免费为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3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等6类人群提供价值2422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

  免费为4个县8.7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9.3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2.8万名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4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以上。

  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开展传染病防治,在全市继续实施结核病免费诊断、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加强慢性病防治,市区居民慢性病规范化病例管理率达15%以上。

  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免费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西湖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建立“光明·微笑”长效机制,为全市所有具备手术适应证的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7月前完成41.83万名8至15岁儿童乙肝疫苗第三剂次的免费补种工作。

  部分医院将转为“非公立”

  南昌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将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规范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巩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制度。

  南昌市将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12月底之前,各试点医院初步建立电子病历系统,逐步完善医院电子病历的使用、保存和管理相关制度和规程。

  推进南昌市第九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工作,实现完善补偿机制的试点目标。积极实施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探索实施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单病种收费、门诊统筹等支付方式,落实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措施。

  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贯彻落实鼓励和规范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营利性医院的政策措施,研究探索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