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手中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盒药,但每一张处方单都要经过药师的审核,确保用法正确、用量安全与用药适宜。
药师不仅仅是“发药的”,他们还承担着药物临床试验和各临床部门、患者的用药咨询与指导。
从“幕后”走到“台前”
目前,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共有一百多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让林阳和同事们十分尴尬的是,在很多人看来,药师就是“发药的”。
但事实上,除了马凤仪所在的门诊西药房,安贞医院药事部(即药剂科)还包括中药房、特需药房、住院药房、手术室药房、药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药学等十多个班组,这些基本是三甲医院药剂科的“标配”。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让药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让公众开始以新的视角审视药师这个职业。
3月上旬,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安贞医院召开用药咨询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市属医院首家用药咨询中心在安贞医院正式挂牌运行。按照安排,今年9月底前用药咨询中心将在市属医院范围内全面推开。
为了让患者更好地得到用药知识,安贞医院做了大量工作:设立指示牌、在病房和诊区张贴用药咨询联系卡、在公共区域的电子屏上播放用药咨询中心的宣传片等。
“如果碰到药师也无法解决的问题,会留下患者联系方式,查阅资料后予以回复,保证答案的科学性。”林阳说。
不只是发药
通常药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研究型药师,一类是服务型药师。
“研究型药师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审核相关资料;在试验开始前对参与试验的临床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在试验过程中监督试验质量等。”北京安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研究员吴伟告诉《中国科学报》。
此外,研究型药师还承担I期临床试验方面的工作。安贞医院I期临床试验室的主管药师刘文芳介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新药的临床药理作用评价,评价结果成为药监部门批准新药上市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些数据也是确定药物临床用法、用量的基础。
“研究型药师是沟通药监部门、药厂和医院临床医生的桥梁,最终使临床试验在符合伦理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规范。”吴伟说。
而服务型药师,既包括人们经常接触的门诊药房药师、用药咨询药师和临床药师,还包括工作在药库、住院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等多个岗位的药师。
“到患者手中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盒药,但每一张处方单都要经过药师的审核,确保用法正确、用量安全与用药适宜。”北京安贞医院药事部副主任白玉国说,他们每天的处方单都在8000张以上。
与传统药房配置药物不同的是,静脉用药的配药室是层流洁净设计,环境与手术室接近,药师必须通过无菌操作等相关培训才能上岗。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早上6点半启动全天的工作,保证在病人用药前把第一批药物调配好。直接入血的药物一点儿差错都不能有,药师配药时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一天下来平平安安的,我们就觉得十分开心。”北京安贞医院静脉用药配制中心组长、副主任药师陈燕觉得,配药像在“刀尖”上舞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临床药学将是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专职临床药师将成为“抢手货”。
专职临床药师不仅要参与每日查房,审核患者医嘱,还要参与临床危重病人与抗感染治疗会诊,对住院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教育。
“危重症中心临床用药有自己的特点,送来的病人往往多个脏器有损伤,需要联合用药,这些药物可能有协同、拮抗和禁忌现象,需要临床药师掌握大量信息。有时为了抢救危重病人,用药特殊,会超出常规剂量,需要药师当即判断这样用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主任刘楠十分重视分到科室的临床药师。
职业发展之惑
在让公众尽可能地了解到药师工作复杂性的同时,林阳一直在考虑的是医院药师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比如,现在具有较高专业药学素养的药师资源十分短缺,而当前药师的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药师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缺乏相应的指导。
武汉协和医院药剂科药师师少军也对《中国科学报》表达了相同的忧虑:“现在许多药师虽然从事该职业多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对药师的定位、价值体现尚不明确。”
师少军认为,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临床药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医疗体制不健全、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等。
“医生和护士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而药师只有卫生部的行政工作规范,并无相关政策法规的明确指向;应有的义务及权利并不明确。”师少军说。
林阳希望在药师的成长之路上,能够由国家相关部门和各行业协会牵头,为药师们提供持续、系统、标准的培训,让药师们在药学知识上不断丰富,在沟通技能上也不断提升,有更广阔的职业上升空间。
“不能忽视任何一位药师的成长,药师的专业性患者能直接感知。在患者眼里,每一位药师都代表着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患者认可这个群体,我们的工作才更有价值。”林阳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