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京交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携国际医疗部中医特色诊疗专家团队首次整体亮相。从去年3月正式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国际医疗部亮点迭出,日前与北青旅合作迎来第一批中医药养生旅游的游客,更是其新推出的得意之作。健康管理、养生旅游、餐饮药膳、传统文化等多元素与中医药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成为外籍人士了解中医药、体验中医药的窗口。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孟祥奇说:“国际医疗部是中医院对外交流的窗口,中医院服务贸易需要打造自己的"国际范儿"。”

  预约就诊很“吃香” 让患者享受中医

  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并不是北京市中医院第一家国际医疗部,早在2009年6月广安门医院就成立了国际医疗部。据了解,成立前该医院外宾就诊量仅为80-100人次/年,2011年外籍患者就诊量达到1562人次,2012年外籍患者就诊人次达1899人,近几年更是翻了几番。孟祥奇笑言:“国际医疗部是相当"火"的,患者需求量大于医生输出量。”东直门医院外籍患者数不少,成立了国际医疗部后更是增长迅猛。
  在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诊疗区里,各候诊区没什么人,但各诊室的医生却忙得热火朝天,很少有空闲的。孟祥奇介绍,前来这里就诊的患者都是要事先预约的,目前是通过现场、电话和微信几种预约方式。这种就诊方式在国外很普遍。事实上,这种预约就诊的方式也适合中医,中医望闻问切本身就需要花上一定时间,且要能坐得住,静得下心,医患有时间进行深入沟通。这里的国际医疗部就有明确规定,医生诊断加治疗时间至少要1个小时,而这在人满为患的公立医院是不可能实现的。孟祥奇说,尽管国际医疗部成立时间不久,但门诊量还不算少,外籍患者占比日渐增多。现在特需门诊量一天超过300人,体检中心每天也有50-60人,推拿诊疗中心会员已过200人,每天来就诊的也不下30人。外籍患者对这种预约就诊看中医的方式还是很享受的,并希望能增加网络预约方式。
 

 为体验式中医点“赞” 切身疗效能说话

  来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看诊的外籍患者,有经人介绍慕名而来的,有从媒体网络上获悉的,有通过使馆、领事馆推介的,还有参与官方活动来体验的。孟祥奇说,这里面不乏不了解中医或是未曾接触过中医的,但来到这里体验中医药后都不禁点“赞”。“国外患者求医很注重专家水平、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医讲经络穴位、精神气血,他们听不懂,但是通过针灸、推拿、药浴等诊治手段,是能直接感受到的,用疗效来说话,这是提高他们对中医药认可度的很好途径。”孟祥奇认为,中医药为外籍患者服务,以中医传统治疗为特色,更要注重体验式引导。
  在推拿诊疗中心,一名中医推拿大夫讲述了自己的两次诊疗经历。有一位患有长期失眠的荷兰人,和家人来京旅游,听说独具一格的中医,对所谓中医推拿很是好奇,就抱着尝尝鲜的心态来体验一把。却不想,躺在诊疗床上,推拿师推拿到一半时竟睡过去了,且睡得很沉。他在醒来后激动不已,而后办理了会员,进行后续治疗。还有一位新加坡籍冯女士肠胃功能不好,长期被腹泻毛病所困扰,只要一吃生冷食物就腹泻不止,此前在新加坡看了医生,但疗效一般,病症并没有得到改善。后来经人介绍,将信将疑来到国际医疗部进行治理,这里的中医师主以推拿按摩,辅以针灸和中药,进行了大概30次推拿,两个多月时间症状基本消失,这着实让她惊叹不已。
 

 多元素融合 职业化管理给中医药加分

  中医药发展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上,更体现在文化内涵的延伸中。今年5月,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与北青旅合作迎来第一批中医药养生旅游的游客,中医养生旅游的成功开发成为他们新近的得意之作。“入境游中中医药养生旅游将会是"香饽饽"。”孟祥奇对此前景很看好。
  据了解,东直门医院国际医疗部早在成立之初就酝酿着将外籍患者入境游与中医药相结合,5月终于修成正果。参与中医养生旅游的患者,除参观北京旅游景区外,还将到国际医疗部感受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体验脉象仪、经络仪等中医诊疗设备,尝试中医体质辨析,掌握自身体质对应的调养方法,听听名老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了解中医药历史人物故事和经典技法溯源,还可以到药膳餐厅品味药膳文化,去中药植物园认识中草药,到中药房参观中药汤药、颗粒、膏方制作流程等等。
  “健康管理、养生旅游、餐饮药膳、传统文化诸多元素与中医药的碰撞,相信会让国内外患者耳目一新、回味无穷。”孟祥奇表示,当然,医疗旅游作为中医药发展衍生出来的新板块,同医疗管理不同,术业有专攻,这需要引进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未来中医药还会有更多元素添加进来,比如说精细化医疗引导服务、各诊疗区域特色化服务、完善个性化健康管理、增加医患互动环节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