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名急诊室同行计算过,每个护士一天下来要走20,000步左右,相当于11公里的路;打针输液转运病人这些操作,平均一天下来要弯腰200余次。”59日早上7点,北京市某三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余颖就早早地从位于海淀区五棵松的家赶到了位于西城区木樨地附近的单位,她要为今天的手术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作为手术室的护士,虽然走的路没有那么多、弯腰次数没有那么多,但承受的压力与辛苦却是一样的”。

医生的嘴,护士的腿。这是余颖入行之后,护士长告诉她的第一句话。“上班第一天,因为爱美还特地穿了一个有点小跟的公主鞋,后来一位前辈提醒我要穿球鞋,随时有需要,是要跑的,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而且进了手术室以及其他无菌区都要换上无菌鞋,所以我的美鞋们早就束之高阁了。”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朴素”的白球鞋,余颖冲记者笑了笑说,“看我们的手,因为长期使用消毒水而变得粗糙,冬天时满是裂口;我们的脚,因为长期奔走、站立,袜子和鞋子的消耗量特别大。”

与此同时,楼下的重症监护室(ICU)的护士张凯已经换好了无菌鞋,开始ICU病房的护理工作。

740分,为患者冲洗膀胱、换床单、检查管子是否在胃里、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要进行特别护理、喂营养餐……张凯熟练地操作着一切。20分钟后,到护士站开晨间交接班会,听主管护士诉说每床病人用药、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接下来张凯要写护理交班记录,完成文字输写,这是她在ICU里唯一能坐下来工作的时间。

张凯的同学,同在这家医院、被分在外科的护士黄静则没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她告诉记者,住院期间,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任务,全由责任护士来承担,辅助护士和护理员进行协助配合。“一般一个责任护士负责8个病人,病人多的时候,每个护士就多带几个。人数不管怎么增加,仍要保证我们的护理质量。”黄静一边说,一边挨个给病人洗脸、刷牙、发病员服。815分,黄静推着小车,开始核对每个病人早上需注射的针药,核对医嘱、PDA扫描注射、测血糖、量血压。

长年站立的工作,或多或少给这些护士们带来了多处职业病——静脉血管曲张、颈椎病等。余颖告诉记者,忙碌的时候,连着在手术台上站七八个小时,走出手术间胳膊都抬不动,“现在最希望的事就是能痛痛快快休个班,睡个好觉”。

工作十年的外科ICU护士陈小红由于长期抬病人,几年前就得了腰肌劳损,经常腰部酸痛。她告诉记者:“我们科的护士一年大概要上90个夜班,四天一个周期日夜颠倒,许多人得了失眠症。”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这些苦就都意料到了,我们都能挺过去,但目前最困扰我们的问题是‘自身安全’问题。”趁着中午的吃饭时间,几个不同科室护士聚在了一起,给记者讲起护患关系中自己的苦恼。

“门诊看病要排队,急诊看病也要排队”;“都是急诊,凭什么先给他看”;“身体不舒服,为什么不能找个床位躺下来”……这些林林总总来自患者及家属的抱怨,都是在急诊室工作的郑爽每天都要听到的。

“抱怨、指责都是家常便饭,一些因为醉酒、打架受伤来看急诊的还会叫骂、敲玻璃,甚至和护士动手。”郑爽说,“急诊科对病人的救治也要分轻重缓急,加上患者太多时被褥等周转不过来,如果病人或家属不能理解,护患关系就很容易‘擦枪走火’,直接面对患者的护士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很多患者明明不该挂急诊,分诊台护士会让他们去挂门诊的号,但他们不乐意,就会和护士发生争执。其实工作累点真的没什么,我们就是渴望能被患者理解和尊重。”郑爽说,有时候病人不经意地说一句“你们也够辛苦的”,就让自己顿时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动动嘴也就罢了,有些病人家属直接上手。我们体检中心的一个小护士给一名就医儿童采血时,第一次没有抽出来,她赶紧向家长赔礼道歉,第二次抽出来了,但是完事后家长两个大嘴巴子就打在了护士的脸上。打人者最终被行政拘留。”说到这里,余颖愤愤不平地说,“如果说医患纠纷只是医患矛盾的一个表现,那么像这样的医患冲突,真的称不上纠纷,但是反映出的则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冷漠和不信任。病人和家属甚至直呼护士为‘服务员’,更有患者直接把吃剩下的饭菜倒在地上让‘服务员’打扫。我们也是白衣天使啊。”

每每遇到类似医患摩擦,入职十年的陈小红都会满心忧伤,“其实我很容易满足,只要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看到他们的一个微笑、听到一句感谢,我就可以开心一整天,再苦再累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