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深圳市3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228个,同比2012年增加220个,其中医院117个,增加2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超过9千万次,增长5.5%

在深圳医改过程中,社会医疗受益于宽松的政策,取得较快发展。据悉,非公立医疗人员占据深圳卫生人员总数近25%,床位则为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15.6%.社会办医规模居全国前列。

近日,深圳市卫计委在其官网上发布信息:一是废止《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2013年版)》,二是删除了《深圳市2010-2015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新增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诊所和门诊部)之间要按照《深圳市医疗机构选址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服务半径重叠"的条款。

深圳市卫计委方面表示,通过取消距离限制,对于推动医疗资源密集区域通过良性竞争,优胜劣汰,促进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深圳某医疗机构总裁张贯京表示,取消间距限制,为引入新优质医疗资源放开市场空间。社会医疗机构不仅与公立医院地位更加平等,更可以与国外医疗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专家表示,鼓励多元化办医,将是深圳今年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未来深圳对社会资本办医的大门越开越大,社会医疗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