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6月28日报道 ●7月1日起,一座现代化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下简称医废中心)将在我市试运行。跟以往医废中心不同的是,在这里,垃圾能坐上自动电梯,焚烧时看不见明火,污水全部循环使用达到零排放……各种高科技手段让人眼前一亮。

  ●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医废中心如果满额投入使用,将满足我市未来20年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其处置水平与科技含量已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而随着新医废中心的投入使用,已运行18年的特殊垃圾焚烧场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机械手倒垃圾

  工作人员不用接触医废垃圾桶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了即将试运行的新医废中心,其位于长安垃圾处置场范围内,就在处理生活垃圾的填埋场旁边。车一开进医废中心,眼前美丽的环境就吸引了记者,红花、绿树、亭台、休闲椅,再加上仿古小楼……要不是工作区楼底放置的印有医废垃圾专用图案的黄色垃圾桶,置身其间的你会觉得是进入公园。

  一进入三层楼的工作区,眼前的设施更出乎记者预料。一楼安置了一个循环传送带,左右各有一个蓝色通道直达楼上。刚运到中心的垃圾桶放上传送带后就自动抵达蓝色通道前。“这个系统投资了200多万元。”负责经营医废中心的瀚洋环保公司总经理曹光介绍,为了提高医废中心现代化水平,减少工人直接与医废垃圾接触的机会,他们专门购买了这套装置,那个蓝色通道类似电梯,左右一上一下,从一楼直通三楼倾倒区。

  在三楼,有同样的传送带,只要垃圾桶从电梯口出来,就会被送到倾倒口,再由机械手抱起、反扣,完成倾倒。然后由传送带送到下降电梯内,垃圾桶下来后在一楼电梯门口的机械手又会将其反扣后送入清洗、消毒间。“这些先进设备有效避免了人体接触,保障了工作人员安全。”

  水和热能可再利用

  污水处理后可供工作人员洗澡

  倒入倾倒口的垃圾直接通到二楼燃烧室,在这里高科技仍然要大显身手。“我们使用热解气化技术,整个过程看不到明火。”医废中心厂长李红松表示,跟以往直接明火焚烧不同,新医废中心的处理系统由“固、气体焚烧、尾气净化、余热利用、灰渣收集、清洗消毒及污水处理”五步骤构成,垃圾投入燃烧室后就像进了桑拿房,焚烧没有明火而是通过空气控制温度,达到焚烧,垃圾被分解成气体,之后进入尾气净化,避免了在焚烧过程中促成有害物质的合成,焚烧产生的热量与污水都能循环再利用,最后的灰渣再运至填埋场进行深度填埋。“没有有害物体产生,灰渣被埋,水和热能都能实现再利用,工作人员洗澡的热水就来自这里。”

  日处置能力30吨

  高峰期也能满足成都医废需求

  整个新医废中心总投资6232万元,占地面积34亩,从7月1日起正式试运行。整个项目分两期建设,每期处置的能力都为30吨/日,目前试运行的只有一期,第二期将在一期正常使用后开建。届时日处理能力可达60吨,是旧“特垃场”处理能力的近3倍,也将满足我市未来20年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就算高峰时期,成都每天的医废垃圾也才25~27吨,能完全满足成都需求。”本报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