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日起,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即医院对除中药饮片之外的所有药品,按实际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也就是说,药品的进价是多少,最后销售给患者的价格就是多少,医院不从中赚一分钱。许多人表示,这一政策如果能够真正落实,浙江的公立医院将彻底告别以药养医

 

据了解,在我县,药品零差率的实行并不是刚刚开始,早在20121231,我县就有一批县级公立医院实行了药品进价销售,而县一医院就是其中一个改革试点医院。

 

现在,时间已过去一年多,这样的改革对患者、医院产生了哪些影响,看病贵的问题是否有所缓解?笔者为此走访了县一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前来看病的患者。

 

药费降了,老病号压力小了

 

实行药品零差率改革既不增加患者的实际负担,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尊重,激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这一点上,县一医院也表示,该项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患者看病就医的药费应声而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医生大处方、乱开药的情况。

 

改革前后,药品的价格到底有何变化?在医院药品销售工作人员的介绍下,笔者了解到,例如常见的药品解热镇痛类药物阿司匹林肠容片,药品零差率改革之前的价格是16.5/盒,现在的价格是12.83/盒,药费下降了3.67/盒。

 

胡大爷是一个有十几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时候不得不住院治疗,天天需要服用降血糖的药物,一年光药费就要上万元。

 

药品价格下降,对我这样需要常年服药的病人来说,是有好处的,减轻我很多费用的负担。我以前总是舍不得配药,有时手头紧张,感觉自己身体好点,药就省着吃,现在药便宜了,我也听医生话,按时按量吃了。胡大爷这样说。

 

医院工作人员说:药品零差率改革,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患者是直接的受惠者,长期服药的费用会有明显的回落。许多月月来配药的患者也普遍享受到了这个政策的好处。

诊查等医疗服务价格有所上升

 

此次改革,在下调药费的同时,也对包括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在内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而正是这些调整,让老百姓又多了另一重顾虑。

 

正在医院排队挂号的张小姐,头上包着纱布。张小姐说:我是来挂号换药的,每次换药都要挂号,挂号费是10元,换药费是20元,我觉得这挂号费有点贵。

另一边的陈大姐也说:现在买药是便宜了,但挂号好像贵了。有时候挂了号以后,医生看完病说没什么问题,不用配药也不用做检查,感觉似乎是白白花了10元挂号费。

 

而就此类情况,笔者咨询了院方相关人员,院方表示,医改之后,的确出现过患者投诉情况,有的患者认为自己花了10元钱挂号,结果看完病买药才花三四元钱,这样一比挂号费就太贵了。

 

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医院挂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改革之前的普通号是2.5(挂号费1+诊查费1.5);专家号是3.5(挂号费1+诊查费1.5);急诊号是3.5(挂号费1+诊查费1.5);改革之后,挂号费其实已经取消,挂号时收取的费用为诊查费,普通号诊查费是10元,专家号诊查费是14元或16元,按照专家的级别划分,急诊号诊查费是11元。所有诊查费均在医保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