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记者日前在武汉市内探寻还发现,不仅医院有避讳,住宅楼和写字楼也存在类似的避讳习俗。记者上街随机采访,引发市民热议,而专家们对此也意见不一。
市民反映:医院"缺了"4楼、14楼、18楼
前天,市民李先生向媒体致电反映称,青山建设四路普仁医院的电梯按钮全都没有4楼、14楼和18楼等,感觉很奇怪,像是在避讳什么。
记者发现,该院住院部没有4楼、14楼和18楼,门诊部没有4楼,两楼的楼层信息牌和电梯内按钮均有相应楼层的"缺失"。
记者随后全程爬楼梯,"缺失"楼层真实存在,被标成了5层、15层和19层。
李先生猜测,楼层"缺失"可能是因为这些楼层数字存在不吉利的谐音,但迷信不可取,医学是扎扎实实的科学,医院不能因为迷信避讳某些数字。
普仁医院的工作人员证实了李先生的猜测。该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大楼在修建时,设计方应院方的要求,楼层避开4、14和18这些数字。"4"谐音"死","14"谐音"要死","18"则被认为是"十八层地狱"。这么做并非出于迷信,而是考虑患者的感受。病人抱着康复的心理来医院,看见4、14、18这些不吉利的数字,多少会有点负面情绪。
记者探访:有的小区没有带4的楼层
记者探访发现,诸如住宅、写字楼等位置也存在避讳数字的问题。
在汉口中侨官邸小区,楼层标识中,也没有4、13、14、24、34楼。
解放大道创世纪广场,电梯内的14层和24层按钮分别被"平""安"两字取代,楼层标识中,14层和24层分别被"PF""AF"两个字母取代。
中侨官邸业主叶先生向记者调侃道,开发商可能深谙中国习俗和外国文化,不喜欢包含"4"的数字,也讨厌西方文化中认为不吉利的数字13.简直将避讳发挥到了极致。
市民热议:难道在8楼看病就能痊愈
市民郭先生说,避讳心理只是习俗的一种表现而已,只要出发点不是坏的,避不避讳都无所谓。
市民龚女士说,避讳也不是坏事,设计者出发点也是好的。信或不信,就看怎么理解,即便不相信避讳这一说法,也不用计较,听之任之吧。
"完全是迷信。"市民张小姐认为,避讳数字完全是一种迷信说法,病人得了艾滋病,难道在8楼看病就能痊愈。"小四郭敬明还不是一样活得好好的。"
市民胡先生说,除非心理有严重阴影,或有宗教信仰,避讳完全没有必要。佛教有个说法,相遇即是有缘。即便是碰到了不吉利的数字,比如摇号摇到4楼,那就是跟4楼有缘,趁着缘分未尽,直接搬进去住就是了,瞎操什么心。
专家研讨:避讳是种文化
湖北道教协会会长吴念真说,根据地域文化不同,避讳有所不同。有人因谐音"死"讨厌"4",有人却喜欢"4",因为四季平安、事事如意。避讳本身没有对与不对,是一种文化信仰的表现。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医院的做法包含了对病人和家属的人文关怀。医院是一个为病人服务的环境,在此环境中病人和病人家属天生的有一些对医院的美好期望,为了满足这种美好期待,避免用一些可能被人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与称谓来刺激病人的心理。从这个角度上讲,医院的做法无可厚非。
武汉民俗学家刘谦定介绍,4代表死、8代表发等的说法源自西风东渐。"存在即合理。"刘谦定说,避讳是种文化习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