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导向型---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客户资源建院


   
资源导向型决策思路即先看我自己拥有什么资源,再分析资源可投入行业的机会,由此进行决策。举个例子:我公司手头有很多皮肤科医生,我就会开设皮肤病医院,如果我拥有很多客户资源,往往会为客户提供主营项目以外的类型产品或服务。

   
实际案例:于文红的虞美人集团。

   
于文红掌握了大量的客户资源,现在开始卖什么?卖驼绒大衣,完全不搭边的行业,但是,掌握了客户资源,她就能依托这些客户资源,获得更多赚钱机会。

   
资源导向型的决策思路,优点是善于利用医院优势资源,但缺点是公司战线和布局容易臃肿肥胖,会因资源过于分散而使主干不清晰不强大,使医院在各个战线上竞争不利,甚至导致医院衰落。资源导向型决策需要真正认清自己公司的资源,否则若过高估计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所做决策往往出现自己难以控制的局面。

   
很多口腔连锁、皮肤病连锁、整形机构连锁机构,就存在过高估计自己的问题。出现很多状况。一家盈利医院给各地的医院输血。这些老板们存在的一个误区在于,他认为,我做一家男科医院成功,第二家成功了,那么,我克隆我的经营模式,在全国开设无数家男科盈利医院,逻辑是可行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各地的市场竞争情况,政府监管程度,消费者群体认知,包括人才建设等,都存在很多的差异性,都不支撑这种逻辑。

   
二,机会导向型----根据市场出现的商机建院

   
机会导向型决策思路即先看外部机会,再组织相关的资源抓住机会,其成功的基础依赖于对机会的准确判断。

   
实际案例:祥云集团。

   
中国最大的皮肤病连锁集团祥云就属于这种类型,最早,祥云集团没有从事医疗业。有一年,自己有个亲戚得了皮肤病,在北京找医生,不好找,于是,对商机很敏感的老总动了脑筋:我是不是做一家皮肤病医院呢?在很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祥云集团坚持走了下来,机会导向型思路让一批平凡人变得不平凡。祥云集团成功了。

   
机会导向型的弊端是在缺乏资源情况下决策,有时往往能输起第一次,却输不起第二次。机会导向型有的集团是什么机会都想抓,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抓得不牢或甚至没抓住。有时对机会看不准又怕错失,结果公司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强势主业,各竞争领域均为配角。看来机会至上型要把握好度,不能无视机会,也不能什么病种都浅尝辙止。最好能对某一病种形成深度挖掘。

   
三,攀比跟风型----市场热什么我做什么的建院思路

   
攀比跟风型决策思路在中国各家医院公司中大量存在,尤其是很多医疗老乡,在过节回家时互相学习,打探,同行其他公司搞起多元化,开了什么医院赚了钱,自己不根据具体情况做认真分析,就投机式跟风进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结果许多集团付出了惨痛代价。

   
攀比跟风型失败的关键还是自己不善于分析把握机会。如果能真正洞察到机会,比别人慢半拍也是种大智慧,别的企业可能是烈士,自己的企业就能成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