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越来越倾向于政府主导和行政干预。” 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德志在9月25日举办的“中德医疗卫生改革与管理高层研讨会”上指出,“市场失灵,政府就要干预。但实际上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机制没有到位,没有遵行经济规律。如最突出的是劳动力价值规律”。

  在他看来,“医改出台的政策又快又多,有的但缺少可操作性。另外,改革中推动基层改革政策也较多,但从上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改革较少。”他认为,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改革应从以下三方面寻找抓手:

  “第一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费用问题。”于德志表示,国内在医疗改革中过多关注医疗费用控制,而没有把医疗服务质量放在首位。“目前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费用控制必须同时推进,没有质量的控费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是人才培养问题。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关键是要尽早尽快培养大批卫生人才。同时“如果我们仅培养人才,但没有好的收入分配制度还是留不住人才。现在每年培养的大量医学生有相当比例转行去当医药代表了。”

  第三是遵循经济规律,理顺相关政策问题。于德志说:“通过德方的介绍来看,德国是高度自治化的统一的卫生管理体制。但国内公立医院改革越来越多的政府主导,行政干预趋多。比如管办分开的问题,一些医院正在探索的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了理事会,理事有没有适当的约束和激励措施能保证它代表公众的利益?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法人治理结构还不能实质性地改变公益性淡化的问题,下一轮改革势必继续加强行政干预。”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于德志说,“市场失灵,政府就要干预。实际上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机制没有到位,没有遵循经济规律。还有公立医院改革的公益性问题。什么是公益性?是非营利还是福利性?笼统的提强化公益性不可操作。没有量化的标准,公立医院改革就很难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