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青海省人民医院从 2012年起推出了“十大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工作。力图把青海省人民医院建设成集学习型、研究型、文化型、服务型医院,打造青藏高原区域医疗中心,为青海省各族人民健康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惠民服务工程”

  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将继续发挥全省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解决疑难、重大疾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积极鼓励临床科室选定更多适合青海省人民医院开展的病种,努力提高临床路径病例入组率和完成率,降低变异率和退出率。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全院各病区逐步铺开临床药师查房制度。

  做好门诊服务。医院将执行“无假日”门诊,认真落实预约挂号制度,增加挂号收费窗口,加强导诊力量,扩大患者等候区域,全面实行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

  推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服务标准、质量管理的的建设,落实目标管理,促进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全面有效开展;在保证基础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专科护理,促进青海省人民医院专科护理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并运行护理人员岗位培训与管理机制,促进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巩固和完善。

  做好对口帮扶,全面完成公益性任务。健全应对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完成政府指令的支援类政治任务。继续做好农牧区基层培训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六级医疗服务平台优势,做好帮扶工作。继续做好玉树重建对口医疗帮扶和玉树援建指挥部的医疗保健任务。

  建设美好幸福家园,实施“人心温暖工程”

  不断提高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和激励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今年医院将按照岗位设置,逐步建立与责任、技术、业绩、劳动强度等挂钩的分配机制,重点向高风险、高技术、高贡献的岗位倾斜。合理调整值班、加班和误餐补助费,聘用人员同工同酬,解决长期临时工工资待遇历史遗留问题。

  改善人才创业环境,提高人才使用效度,为员工的成长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职工学习热情,培养既懂医疗又懂法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今年医院将把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建设高水平、高档次、人性化的家属区,把家属区建设成为职工的满意之家、幸福之家。

  植入新的管理理念,实施“管理创新工程”

  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医院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层干部是医院管理承上启下的关键。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将加大对中层干部实施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促使其提高管理素质,强化执行力,提升全院的管理效能。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开展OPM、CQI、PDCA等管理模式。实施科学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打破原有的管理方式,实行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并于今年全院实行竞聘上岗制,把医德高、业务精、善管理、服务好的同志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

  紧扣公立医院改革总体部署,积极申报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和争创全国百家优质医院,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创建“优质科室”的活动,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病人安全。

  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一是继续完善物流和LIS、PACS等系统。二是各病区要逐条落实《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功能规范》,同时建立多专业的模板病历,提高病历书写的便捷性、自动化。三是逐步完善全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

  逐步完善医院感染预警系统。做好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动态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重点病原菌检出及耐药情况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严格消毒灭菌与隔离工作,预防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完善人才竞争机制,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将继续承担青海大学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教学任务,同时,优化筛选带教老师,建立薪金补偿制,鼓励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成长为硕士生导师。逐步打破职称聘任终身制,选拔勇于担当、热爱本职、具有管理能力的人,带领学科健康发展。

  实行百名人才培养计划,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培养15名国内著名,30名省内知名,55名院内有名的专家和学科领军人物。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今年医院将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鼓励广大职工进修学习,选拔优秀人才出国学习深造,全力培养医德好、作风好、热爱本职的人才。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医院的联系和合作。积极争取国家级和CME项目申报,活跃学术氛围,拓展知识范围,巩固学科领先水平。

  鼓励学科做大做强,实施“优势品牌工程”

  作为青海省的医疗诊疗中心、疑难病诊治中心和远程会诊中心,青海省将重点着眼于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破解临床难题,建立学习型、研究型医院。

  加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推进临床二级学科亚专业发展。利用与外地知名医院合作交流的有利时机,促进重点学科建设。同时,积极鼓励并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并根据病人的需求和医疗市场发展的规律,医院今年将积极向国家争取申报多个项目,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page]

  制定科研激励政策,实施“科技支撑工程”

  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研激励政策,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全力支持医务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并建立院内科研课题,提升青海省人民医院科研水平。

  科研工作的重点由单纯治疗的经验型向复合临床研究型转变。建立中心实验室,夯实青海省临床医学研究所的建设。把新成果快速转变为医疗诊治的新技术、新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提升医院内在品质,实施“文化建设工程”

  文化建设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群众性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大力弘扬先进典型事迹,传承医院文化精髓,增强职工“荣誉感”,创建和谐文明的医院文化。

  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给患者营造舒适温馨,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让患者感受到无怨无悔的“归属感”;建立起医患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理性平和、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和睦发展的医患关系。

  坚持院务公开,提高职工的参政议政意识。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进一步完善了职代会和院务公开制度,确保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倾听职工意见建议,反映职工诉求,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落实“十二五”规划项目,实施“建设规划工程”

  经过认真调研,医院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门急诊、医技及科教综合楼”项目。并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和青海省发改委、青海省卫生厅的安排,今年青海省人民医院将加速进行全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工程。

  积极创建绿色医院,实施“美化家园工程”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病人至上理念。今年医院将把改善患者就医条件和环境,作为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把医院最优良的资源配置给患者,使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亲切,增强患者的认可度和“归属感”。

  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度,逐步实施后勤管理职能、服务职能分开,引进竞争机制,实现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使更多的职工从改革中获益。

  继续推进和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六五”普法。应用三防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面加强医疗区道路交通管理整治工作。积极发挥第三方介入联动机制,做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

  创新纠纷管理机制,实施“医患和谐工程”

  今年医院在安排解决医患关系工作中,转换职能,确立为医疗和病人的服务职能。从人的因素和系统管理上下功夫改进,创新纠纷管理制度,完善投诉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内部防范的联防联动双机制,规范医疗行为,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关爱心和同情心。做到减少投诉,避免纠纷,杜绝事故,构建亲人般和家人般的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