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南充市不断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目前,全市已新建民营医疗机构6家,新增民营医院床位210张,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由10.96%上升到11.81%。到年底,全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将达7家,覆盖33%的公立医院、56%的县(市、区)。

  “完善管理体制改革。”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各县(市、区)医管办负责人除高坪区外已全部到位,并分别落实了专门工作人员。全市医管队伍组成后,将强化并落实市、县(市、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决策、优化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加强公立医院资产监管、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初步形成新的公立医院管理格局。据了解,南充市在顺庆区和阆中市成功试点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还把高坪区、西充县和蓬安县综合医院纳入新一轮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逐步建立理事会、院务会、监事会的法人治理架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理事会负责,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到年底,全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公立医院将达7家,覆盖33%的公立医院、56%的县(市、区)。

  “改革人事制度,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在编制内招聘人员时,由过去的主管部门组织改为主管部门配合、医院自主决定。根据发展情况,医院还可以直接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招聘编制外合同工,并健全完善分配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薪酬分配根据社会满意、运行效率、运营效益和发展能力等指标综合考核后,向临床一线以及技术骨干倾斜,对特殊人才和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以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记者从市医管办了解到,南充市在营山县全面开展取消药品加成、其余公立医院取消3%药品加成工作,启动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过渡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同时发挥医保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作用,大力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变按项目付费为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总额预付等复合付费方式,使单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达到16个。

  南充市完善和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的优惠政策,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目前,通过竞标方式确定成都新鸿医院集团作为投资人,参与高坪区第二中医院的重组改革,完成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今年以来,南充市已新增民间资本2470万元,新建民营医疗机构6家,新增民营医院床位210张,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由10.96%上升到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