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是联接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和枢纽,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一环。记者昨天从省卫生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为推进医改的重点,着力破除其“以药养医”机制。

  薛刚是合肥市肥东县人。今年4月,他的爱人刚刚在肥东县人民医院做了胆结石手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原先为爱人做手术准备的3000块钱竟然没有用完。“来之前,我们都问了要花多少钱,要3000多块钱。我们实缴了2700多块钱,少了几百块钱了,当然高兴了。”

  薛刚少交的这部分钱实际上源自肥东县人民医院实行的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肥东县人民医院院长吴东,“国家规定基本药物零差率,我们实行的是普通药品和基本药物全部零差率,共有700多种,让老百姓得利的更多一点。”

  去年11月底,我省确定了肥东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当涂县、天长市、铜陵县为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省卫生厅政策法规处处长谢瑞瑾介绍,试点的第一步就是实行药品零差率,破除其“以药养医”机制,“把药品加价的这部分让利给老百姓,以这个为切入点,同时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包括补偿机制的改革。”

  经过近半年的运作,这项改革措施已经为试点县群众带来了实惠。以肥东县为例,现在,肥东县人民医院门诊人均费用已由改革前的211元降到目前的199元,降幅为5.5%,住院患者人均费用从5200多元降到4800多元,降幅近7%。药品销售每天平均让利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