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规划局总工程师、成都市天府新区建设委员会规划建设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滨接受记者采访,透露了天府新区相关规划的最新进展。据悉,天府新区完整的规划体系将于年内形成,从目前完成的规划看,新区内拟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院,目前,全国仅有11家国际医院,而西南地区在这个领域还是空白。

  今年6月

  天府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出台

  “去年审批通过了天府新区的总体规划、基本完成了天府新区的分区规划并通过省政府审查后,目前,天府新区规划编制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整个新区的详细规划。在今年,将基本形成天府新区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据胡滨介绍,新区的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各个方面。

  控制性详细规划计划在今年9月完成,届时天府新区成都区域内6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实现控规满覆盖,这意味着今后新区内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将在规划指导下实施建设。在建设用地以外的农村地区,正在进行绿隔地区的综合规划,预计到明年年底实现满覆盖。

  我市正在对新区内的重点地区进行城市设计,包括天府新城、每个产业功能片区中心、部分重要的产城单元中心。目前第一批城市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审查;天府新城与城市中轴线的城市设计同步推进,6月将拿出相对成熟的方案。“城市设计强调"四态"合一,对业态、生态、形态,以及对文化资源的挖掘,特点都反映得比较鲜明。”

  前所未有

  生态建设放在极重要位置

  先基础设施、后城市建设,最后生态,这是过去城市建设常采用的建设模式。天府新区则将打破这种模式,让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率先同步,其次再是城市建设。生态被前所未有地放在了新区极为重要的规划位置。在这点上,将会在城市中轴线旁的兴隆镇创新组团内、规划建设的兴隆湖尤为引人注目,这个规划总面积达3.4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将会利用现状河床地形拓改而成,形成2/3是湖面、1/3为湿地的大型水生态景观。其水源的引用,更是成都活水公园的现实版。

  据胡滨介绍,兴隆湖水源来自两方面:一部分是芦溪河的河水,一部分是新生水厂70%的污水。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水,经过一段长长的渠道,输送到兴隆湖,而这个渠道全程是湿地,输送的过程就是污水被净化处理的过程。兴隆湖的水将汇入黄龙溪,对黄龙溪出口断面的水质净化起着直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兴隆湖外,规划还将在新区内的每个功能片区,以及部分产城单元建设大型水面,形成大、中、小的完整水系,使新区内的湖泊、水系成为一个系统。按照形成中的“天府新区湖泊水系规划”,功能片区建1000亩左右的湖泊、产城单元建200亩左右的水面。

  瞄准国际

  拟建一所国际医院

  医疗卫生专项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据了解,该专项规划提出了新的规划体系和设想,打破了以前按综合性医院、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三级架构的设置方式,按照城市功能区级、产城单元级和社区级进行设置。

  “城市级”医疗机构服务于功能片区,服务人口50-60万人,天府新区有“一城六片”,每个功能片区设置1-2家“城市级”综合性医院,医院级别为3级以上;“产城单元级”服务32个产城一体单元,服务人口20-30万人,每个产城一体单元设置1-2处综合性医院,医院级别在二甲以上;社区级相当于中心城区的社务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1.5-2万人,提供日常医疗服务。

  “城市级”初步规划了大型综合医院12处、中医医院18处、专科医院17处。目前华西医院、华西附二院、省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骨科医院都计划在新区内设立分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已经确定在公兴镇落户。

  新区还将拟建国际医院,而目前西南地区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院。在高新区南部园区绕城高速以南、元华路以东、外籍社区以北,将规划一家具有国际医疗服务水平、符合JCI标准的中外合资综合性国际医院,规划床位300张。该医院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院,按市场化运作,主要为外籍人士提供高端服务。不仅医疗质量上乘,而且在医疗社保等软件方面将与国际接轨,为外籍人士开通一条在成都看病也能使用本国保险的便捷通道。

  据胡滨介绍,类似的专业专项规划有20多个,将在今年全面完成编制,统筹解决各类设施在整个新区区域内的布局。专项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含路网、轨道、物流、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防灾防洪、环卫、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含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以及产业(含工业、物流、都市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会展业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每个产城单元都还预留了10%的建设用地。

  新区交通

  骨干道路设快速公交专用道

  目前天府新区道路建设已经启动,将构筑起天府新区最基本的快速路骨架。胡滨透露,在这些道路上,规划有类似于二环路的快速公交专用道,提高新区的公交容量。

  据介绍,新区交通特别强调公共交通,新区和中心城区之间的联系、片区与片区的联系,主要通过轨道和快速路实现快速联系,产城单元内部则以常规公交、慢行系统为主。为了强化公共交通,新区公交设施的配置比例、公交车和公交站的设置标准等都高于中心城区。类似于二环路的快速公交功能,也将在新区得到充分考虑和展现,不仅已动工开建的快速路上规划有快速公交,新区的骨干道路中,都规划有类似的快速公交专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