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但近几年来,也有一些专科专病建设名不符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阻碍了专科专病的发展。笔者对此提出一些思考与中医界同行探讨。

  专科专病建设的困扰

  特色优势不突出。主要是在专科专病建设中缺乏系统地对中医理论(如经络、脉象、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等)的运用。在专科的确立上未能突破旧有的经验及模式,在诊察治疗过程中仍然习惯沿用西医的方法,在治疗上“简便验廉”的中医实用技术应用不多,导致有的专科专病特色优势不突出,或者是有特色而无优势,处于一种小打小闹的状况,形不成发展的合力,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比较小,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阻碍专科专病做大做强的核心问题。

  人才匮乏。在很多基层医院的专科建设中,专业技术人员少,学历低,职称低,整体素质也偏低,学科带头人不足。原来的老专家越来越少,新培养的人才又难以满足要求;加之有些专业技术人员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不强,不注重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阻碍了专科专病学术水平的提高,某些专科专病建设了许多年,但仍停留在建设初期的水平上,这样的专科何谈生命力和竞争力。

  创新意识不强。对专科专病理论研究不深入,临床学术研究无创新,用于治疗专病的方子、药品、制剂、治法多重继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新的理论,没有新的方剂,没有新的治疗手段,也没有新的诊治设备,如果在灵活运用上又掌握不够,反而难以达到当年的治疗效果。其后果只能是无特色,无优势,无较好的疗效,极不利于专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经费不足。据了解,有的医院在专科建设上投入不足,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经费、科研经费、设备购置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一是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二是决策层重视不够,扶持力度较弱,倾斜政策不落实;三是存在专款不能专用,忽略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导致专科建设发展缓慢。

  专科专病建设

  是中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石

  一手抓好综合实力,一手发展专病专科,这是中医院发展的两大支柱。而把一个医生培养成为专家,给一个专家建立专病门诊,再将专病门诊建设成为特色专科是中医院专科专病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办院理念。

  加强专科建设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医院建设与综合医院相比,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投入也严重不足,其设备、人才、技术相对匮乏。如果与综合医院拼规模、拼实力,中医医院是很难超越的。只有找准中医药的优势领域,发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优、有效、价廉、方便的中医药服务,才是中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就是要真正为患者着想,选择优化最适合病人病情的治疗方案,采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综合疗法,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痛苦、延长寿命、节省费用、降低成本的目的。要针对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现代医学疗效欠佳的疾病选择中医优势病种,把中医专科专病做大做强,提高中医院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医院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手段,也是中医院发展的后劲所在。

  对策与措施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专科专病建设发展规划。建设专科,规划先行。要根据本院人才、设备、特色和医院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确立能够代表本院水平的专科专病。其基本原则应具备:一是至少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和一批热爱本专科专病的技术队伍;二是有比较浓厚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并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其疗效是可靠的;三是有与本专科专病相配套的设备和自制中药制剂;四是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五是立足于常见病、多发病,有比较广泛的病源;六是有相应的辅助科室做支撑。要根据以上原则,来制订专科专病建设规划,做到切合实际,避免盲目发展,半途而废。因此,制订一个分阶段实施、分项目推进的详细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科人才梯队。专科专病建设的核心是人才。人才强则专科强,人才兴则专科兴。首先要选拔1至3名事业心强、中医基础理论深厚、专业学术水平高、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药事业、对某个专科专病有广泛兴趣、勤于钻研、乐于奉献,能够不断推进专科专病学术水平提高的专业技术队伍。培养的方式要多渠道、多途径,培养的重点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专科专病实践技能和现代科技知识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培训的时间除院科日常学习讲课、查房、讨论外,每年应参加一次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每2至3年应送到全国知名的医院进修。每个重点专科专病逐步形成高、中、低比例适当,博、硕、学士学位均有,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梯队。

  突出发挥“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每个专科专病都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要么独此一家,要么高人一招。没有特色和优势的专科专病是没有生命力的。多数中医医院管理者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医医院必须姓“中”,从建筑设计到内部装修,都要体现中医药的元素和理念,从科室设置到人员配备都要体现中医药的特点,从诊断方法到治疗手段都要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中医的专科专病就是要用中医的理论,“简、便、验、廉”的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肯定,这就是特色和优势,西医优势由西医医院去发挥,中医的优势由中医院来创造,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态势。千万不能走用“视、触、叩、听”取代“望、闻、问、切”,用现代设施取代辨证施治,用西医西药取代理法方药的路子;或者是打着中医的旗帜,用的是西医的法子,这样的专科专病只能是死路一条。因而要倡导中医医院的职工做中医人,说中医话,为中医事。当然,发扬中医药特色还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实践证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始终是与当代科技进步相联系的,中医医院在坚守中医特色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化设备与技术,并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补充传统的诊治不足,只会使专科专病如虎添翼,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坚持走继承与创新并举的路子。继承与创新是中医专科专病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是推动中医药学术持续提高的源泉。一是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针对本院实际情况成立中医药研究室,重点专科成立科技攻关小组,用中医的理论、理念和辨证施治的方法,对重点病种进行深入研究,每年要在专病的理论与治疗上有一个新突破。二是要建立比较完整的体现中医药特点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对重点专科专病的病种要有完善的诊疗规范,科学的质量标准,严格的考核方法,健全的评价制度,确保专科专病诊疗质量有科学的界定,避免随意性。三是建立规范的传承体系。要重视发挥名老中医的作用,成立名中医专家工作室,研究总结提炼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借助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学术经验,为临床科研提供思路。做好名老中医带徒工作,协助他们著书立说和整理验方集,促进中医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四是建立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设备的研发体系。有条件的医院制剂室要加速中药剂型改革的进程,提高中药制剂的现代化水平,用激励机制开发专科专病需要的系列中药制剂,在确保安全有效、价廉高效的前提下,不断提供能够直接服务于专科专病的特色制剂和中药新药。要按照中医理论设计研究仪器设备,首先从改进现有设备入手,从操作简便,价廉物美,减少患者痛苦等小处着眼,搞些小发明、小创作,逐步向“高、精、尖”发展。凡是有利于专科专病的仪器设备,都应当敢于尝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专科专病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院管理者要以宽广的胸怀和远见卓识,始终不渝地支持专科专病建设,把专科专病做大做强,做成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重点品牌,以此提高中医院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