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儿童医院新大楼明年6月启用

 

  2011年6月27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新住院大楼封顶。

  届时医院接诊能力和床位数都将增加一倍

  昨日下午,副市长吴以环率队到市儿童医院调研。“儿科急诊要排5个小时,老百姓怎么受得了?” 吴以环调研后表示,“新住院大楼要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工并投入使用,争取明年6月1日开业。”

  儿童医院就医难问题凸显

  今年2月底至3月,我市气温忽高忽低,冷热交替变化很快,导致市儿童医院就诊高峰比往年提前3个月到来。3月17日,市儿童医院单日门诊量达到5629人次,创造了该院建院15年来的最高纪录。

  停车难、候诊时间长,挂急诊的号看医生也要排队等上四五个小时。不少患儿家长抱怨在市儿童医院就诊不便。医生也表示,一天看七八十个病人,每天加班出诊是“家常便饭”,巨大的工作负荷已经难以承受。

  3月22日,本报曾对此进行报道《给孩子看个病怎么这样难》,也有患儿家长向市政府“12345”热线反映问题。市儿童医院就诊难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昨日下午,副市长吴以环率市发改委、财政委、卫生人口计生委、工务署、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前往市儿童医院调研。

  吴以环来到医院一楼急诊科看到,尽管已经是下午3点,但是在急诊科候诊的患儿、家长坐满了候诊区,大约有三四十人。截至当时,市儿童医院当天的门急诊量已接近4000人次。

  在小儿骨科病房,因为住院患儿太多,医生不得不在病房走廊里加床。据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介绍,小儿骨科住院患者在六七十人左右,科室常年需要加床。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廖建湘告诉吴以环副市长,预约就诊的癫痫患儿已经排到5个月后,预约做脑电图检查的患儿也排到了3个月后。

  据钟山介绍,市儿童医院2011年门急诊量150万人次,日均4300人次,出院病人3万余人次,手术9700例。今年一季度,该院门急诊量(包括发热门诊)同比增长了10%,出院病人同比增加了9.5%,手术量同比增长11.2%。诊疗压力前所未有。

  新住院大楼交付时间再提前

  一年之内,吴以环副市长2次率队到市儿童医院调研。“今年我市儿童就诊人数仍在上升,儿科医疗资源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吴以环说,“儿科急诊要排队等5个小时,老百姓怎么受得了?现在的孩子又都是独生子女,哪个家长不心急?”

  她表示,上次来到市儿童医院调研,得知医院新住院大楼的交付时间从原计划的2014年2月提前到2013年8月,提前了半年时间。目前,儿科就诊等候时间长的现状未得到改善,市建筑工务署应该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将新住院大楼的交付时间再提前。

  争取到2013年4月,市建筑工务署将新住院大楼交付医院,2013年6月1日,新住院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新住院大楼的各项审批手续、流程,由各职能部门协调,尽快解决。”吴以环说,“为什么新住院大楼要再提前4个月交付?现在的孩子看病不容易,不能再等。”

  针对市儿童医院目前有60%的就诊患儿是普通病、常见病患儿,吴以环要求市卫生人口计生委要调动全市儿科医疗资源,调动各综合医院现有儿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分流市儿童医院的普通患者。市儿童医院应该重点解决儿科疑难杂症和危重症。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儿科病床2600多张,儿科医生1300多名,全市每天儿科的就诊量为1.3万人次。

  市儿童医院也应继续优化就诊流程,方便患儿就医。同时,市儿童医院要承担起全市儿科医疗、科研的“领头羊”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市儿科诊疗水平。吴以环还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我市未来儿科医疗资源有多大缺口进行调研,并拿出研究方案,支持我市儿科医疗资源的发展。

  据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预计,市儿童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使该院诊疗能力增加一倍,病床数将由现有的650张增加至1300张,门急诊接诊能力将由现在的日均四五千人次增加至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