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泸州市医改办、市卫生局获悉: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紧紧围绕缓解群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整合资源、改进服务、控制费用、支援基层、分工协作,强力推进“见效快、百姓感受明显” 的各种便民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其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据悉,泸州市专门制定印发了《泸州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在全市28家公立医院实施改革试点工作,覆盖率达100%,其中8家医院开展综合改革,20家医院开展单项改革。

  我市首先制定了《泸州市“十二五” 期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得到省卫生厅批复,将进一步完善全市的医疗服务体系。其次,倾力打造西南医疗康健城。 “全力打造西南康健城”,写进了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目前,西南医疗康健城项目已实质启动。第三是开创中医事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为增强三甲医院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合理流动和双向转诊,我市积极推动组建以泸医附院和泸医附属中医医院为龙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愿参与的松散式医疗集团。2011年 10月16日,成立了由泸医附属中医医院牵头,泸州市中医医院等108家中医及综合性医疗机构组成的泸州市中医医疗集团。集团的成立是我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水平,更好服务百姓的新探索、新思路和新举措。此项工作开创全省先河,得到省医改办、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卫生部医疗联合体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目前,泸州市综合医疗集团正在积极筹建中。第四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在医疗机构设置与发展规划中,我市为非公立医院发展预留足够空间,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在服务准入、等级评审、医保定点、科研立项等方面,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政策。2011年,我市已新建民营医院5家,另有数家正在筹建中。第五是积极探索医疗卫生重大机制体制改革。

  泸州市卫生局牵头组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课题调研组,对我市辖区公立医院进行基线调查并赴南充、成都和雅安学习考察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形成调研报告和建议方案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力争在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等方面实现突破。第六是坚持以惠民便民为重点,提升质量,优化服务:大力改善服务,为病人入院、诊疗、出院结算全过程提供温馨的服务,保证就医过程方便、快捷、通畅;普遍开展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全面推行便民门诊、错峰门诊、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深入开展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全市17 家二级公立医院10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并覆盖30%以上病房;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病历、就医“一卡通”、“叫号”服务等试点工作。同时,我市还通过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推行二级以上医院检查结果同级互认及上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认可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等实施办法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