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市卫生人口计生系统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和医疗水平提升工程,实施职业精神建设和满意度提升工程(简称“两大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深圳市的医疗服务水平,争创全国一流职业精神。
市卫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不仅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而且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区域医疗中心城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实施“两大提升工程”既是适应深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响应市民健康期望的需要。
根据相关实施意见,在今后的5年内,市卫人委将以全面提升深圳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争取到2012年底,基本建成医学重点学科体系,基本明确领先学科(群)的发展方向,全面启动三级医院建设研究性医院,进一步完善卫生科技教育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巩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础医疗质量,提升诊疗能力。到2016年底,争取投入使用一批新建医院,基本完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优质卫生资源的均衡布局,医学教学、科研支撑平台基本健全,研究型医院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领先学科(群)和一批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省级水平,医疗服务能力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匹配。
从今年起,市卫人委将实施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计划推进80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并逐步形成10个左右的领先学科群。力争到2016年,有40个左右的重点学科达到省级水平,有20个重点学科达到国家级水平。争取于2016年前,引进10个左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团队,每年选拔40名左右的高级专家到国内外一流医学机构培训进修。到2016年,力争国家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达到5名左右,省级学会主任委员达到10名左右。
市卫人委还表示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大医院建设。计划到2016年,实现每个城市功能组团均有1家以上三级医院,每个街道范围内均有1家以上二级医院。力争到2014年,全市“三甲”医院总数达到16家左右,到2016年,达到20家左右。市卫人委将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社会资本与国家级专家团队来深发展,引进国内外著名高等医学院校来深合作举办医疗机构,将市肿瘤医院、宝荷医院、新安医院等市属新建医院办成其在深圳的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