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狠抓各中医院的内涵建设。通过强化各中医院的人才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诊疗水平、改善住院环境等途径,大力开展创建特色中医医院和等级中医医院。目前,全市的市、县中医院分别获得“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和“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称号。

  二是加强中医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该市着重在专科人才培养,中医诊疗技术的提高和科研攻关,配套经费的落实上下狠功夫,用3年时间,建成了一批特色中医专科。目前已有1个国家级、6个省级、10个市级重点专科分别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组织的检查验收。

  三是狠抓国家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及中青年名中医研修培养工作。通过选拔和考试,确定了一批具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中医人员作为重点研修培养对象,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有国家中医药优秀人才研修培养对象1人,中青年名中医研修培养对象17 人,省级名中医6人,国家级中医继承人4人,省级中医继承人6人。

  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中医药服务。通过狠抓县级中医院的医疗质量、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等途径,积极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分宜县已获得“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五是大力开展中医药进社区卫生服务。通过渝水区创建省级和国家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狠抓社区中医药人员和技术的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中医药文化建设,以及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普及等,大力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渝水区先后被评为“江西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