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人民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主题,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提升医院整体实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立足本职 公开承诺
着力突出“为民”主题
宝坻人民医院开展“三亮三比五创”活动,激励医院服务窗口和一线职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树立良好形象。
推行“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宝坻人民医院45个服务窗口和一线科室向社会兑现公开承诺事项270余条。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基层社区群众座谈会、一级医院院长座谈会,听取患者和职工意见,着力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开展“比服务,比技能、比业绩”,树立文明热情、高效规范的服务理念。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练兵比武和窗口服务竞赛,加强医务人员政策法规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共开展竞赛46场,1050人次参与。
推进“创一流学者、创一流学科、创一流学院、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打造社会知名、群众信赖的优质服务品牌。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目标,细化任务指标,明确责任人、路线图和时间表,出台限时解决、跟踪督办、奖励处罚等相关制度,确保工作落实。
以人为本 强化服务
真情维护患者利益
宝坻人民医院利用预约诊疗平台,实施了现场、电话、网络、社区转诊等全方位预约模式,目前医院预约率达54.18%;利用无假日医院平台,实行延时门诊、午间连诊和错锋出诊,保证无缝隙服务;利用便民服务平台,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床旁结算、预约结算,增设挂号收费取药窗口,使患者排队时间不超过8分钟;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建立起高速无线网络,用2年时间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一卡通、医指通、一单通等兼融联通全覆盖的现代信息系统;利用“环境年”建设平台,综合治理医院门前周边交通治安环境,开辟院外职工停车位,实行全院监控联网。
同时,宝坻人民医院还实施“阳光作业工程”,公开医疗服务信息,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实施“社会救助工程”,采取“十减十二免一救助”措施,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并利用五年时间,对全区32个一级医院实施对口帮扶,形成医疗联合体,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为辖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服务。
突出特色 提升质量
构建区域医疗中心
宝坻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一组九委会”和“院内评审月”监管作用,提高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全院21个专业39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18个病区、9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1-8月份全院药品比率在37%以下,住院患者抗生素用药比例控制在46.63%。去年至今,实现医疗责任保险零赔偿,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医院还发挥11个重点学科、8个骨干学科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特色学科和亚专科建设,逐步建立本区域妇儿、心脑血管、创伤救治、肿瘤治疗和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瞄准区域医疗中心定位,打造高危疑难病诊治、高难复合创伤救治、高技术辐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管理“五个高地”,实现医生向学者、科室向学科、医院向学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