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复兴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优质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普惠化“三化”,以更多的投入、更有力的保障践行发展为民、发展惠民,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着力推进社区服务优质化。该区坚持拓宽公共空间,以完善教育卫生、便民服务、文化娱乐、居家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推动基础建设改善,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坚持创优居民服务,以构建全覆盖的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站和“一门式”服务大厅建设力度,探索完善社区事务分类管理、社区行政事务准入、社情民意反映等制度,大力解决社区工作环境差、待遇低等突出问题,推动社区服务质量快速提升。坚持培树文明新风,以提升文明素质、丰富业余生活为重点,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稳定的主阵地。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拓展并重,全方位、多渠道实现发展成果群众共享。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优质学校创建,加强学前教育,尽快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室建设,高标准建设三级甲等医院,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保障水平;以创建全国优质计生服务示范区为目标,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人口持续均衡发展。同时,切实做好富民、增收文章,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等手段,鼓励引导群众自主创业,为有创业梦想的群众搭好平台;积极推进产业促进就业,项目拉动就业,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岗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有工作意愿的群众创造机会;大力开展就业培训,深层次推进就业援助,让能够工作的群众提高技能;坚持开展劳动执法检查,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全面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让每名劳动者劳有所保。

  着力推进社会保障普惠化。坚持财政支出民生事业优先、基础保障第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区群众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城镇低保,在应保尽保的同时,动态调整保障标准,让最需要的群众及时得到保障;全力做好城镇医保全覆盖和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做到适保人群全部纳入;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配套资金实现应拨尽拨;大力推动住房保障工作,扩大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住房补贴覆盖范围,真正让每个低收入家庭都实现“住有所居”;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推动慈善事业,积极开展“博爱一日捐”、“金秋助学”等专项救助活动,让突发事件致贫的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