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立医院建立大学科概念,以病情结构为中心的专业管理结构和发展模式。实行内外科资源共享,在全院率先成立了心脏诊疗中心、脑科诊疗中心、运动康复诊疗中心相继挂牌成立。

  今年76岁的刘大妈到青岛市立医院治疗。冠脉造影显示其冠心病非常严重和复杂,且患糖尿病已8年,肺功能不佳。按以往治疗思路,如果选择心内科左冠主干植入血管支架,风险非常大,且远期效果不佳;如果施行心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且患者高龄难以耐受,并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全新的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冠心病“杂交手术”治疗方案诞生了――综合心脏内外科治疗优势,心外科的搭桥手术和心内科的介入放支架同期完成。

  市立医院心脏病诊疗中心的建立,由各个科室集体研究讨论病人的诊疗方案。这样不但不会加大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会极大缩小病人诊疗的“半径”,减少不必要的花费,为病人抢回宝贵的治疗时间。

  据介绍,以心脏病治疗中心为起点的中心制的想法源于对国外医疗体制的逐步了解,更是建立在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的基础上。

  “现在各种疑难杂症越来越多,我们固有的医疗体制与传统的科室划分在实际工作当中已经显得颇有些力不从心。”市立医院总院长李杨说,“在与国外的多次学术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内的医疗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有着相当的差距。”市立医院副院长、心脏病治疗中心主任、留法医学博士池一凡则有着切身体会,“目前,欧洲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是不分内外科的,这样可以使内外科资源共享,可以对病人进行系统化、一体化治疗,避免了心内、心外‘各顾各’治疗脱节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对急、危、险、难症病人实施‘杂交手术’。医院以疾病诊治和病人康复为出发点,借鉴国外医院的先进管理模式,将相关专业进行资源整合。”池一凡始终坚持着“大学科”的概念,目前,由他领衔的“心脏病中心”包容了心内科、心外科、心脏检查科等多个科室,已经形成了急救和综合治疗网络,让每一个患者都能享受到优化有效的技术路线。

  鉴于心脏诊疗中心五年来的成功,市立医院开始把实行大学科概念以及中心制的眼光放到全院。脑科诊疗中心、运动康复诊疗中心日前相继成立,运动康复诊疗中心还与世界康复医学鼻祖、美国RUSK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就重点项目、人员培训、工作交流等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