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市政府明确了市二医院的发展定位,即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三级医院。由于“5·12”特大地震的发生,医院基础设施和设备遭受重创,今年市政府再次将市二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纳入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3年多来,医院通过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践行医疗改革,推进“能力年”建设,使医院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医院党委把创先争优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优质服务工程的全面推进。医院一手抓医疗质量管理和科技进步,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援建的新住院大楼于今年6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这一香港援建四川卫生系统最大的单体建筑和“样板”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医院的住院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今年内,医院将接受卫生厅专家组的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和创建三级乙等医院评审,为完成市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市二医院于7月下旬开展了创建三级医院第五次自查工作,目前,创建工作已经全面进入冲刺阶段。连日来,医院全体总动员,以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再鼓干劲:锁定目标齐争共创

  市二医院1995年创建成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07年通过四川省卫生厅的二甲复评后,医院为适应德阳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确立了创建三级医院奋斗目标。锁定发展方向后,医院坚持在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在全院范围内持续开展“能力年”活动,在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创新、科研教学、医德医风建设和院容院貌等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努力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今年,医院将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作为年度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列入议事日程,全院上下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众志成城冲刺创建,迎接评审。

  7月20日,历时近两年建设,总投资16757万元,香港特区政府在四川地震灾区援建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公共卫生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二期工程正式竣工验收。该大楼各项基础设施按照未来1000张住院病床规模的三级医院标准进行建设,从各级各类病房到层流手术间、ICU、供应室、血透室、新生儿室等,无不体现出国际标准化医院建设的构架和流程。新住院大楼的投入使用,为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增添了创建三级医院的信心、动力和自豪感。

  在硬件设施全面提档升级的同时,医院加速推进软件建设,切实加大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培养、引进相结合的方法,使员工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新技术引进和创新成果逐年递增,医疗护理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安全得以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

  深入自查:查缺补漏不走过场

  随着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历时半个月时间的创建三级医院第五次自查工作在全院范围内展开,确保达标工作及时查缺补漏。本次自查对照《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针对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院服务、医疗安全、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自查。医院督察组每天7时50分前到达检查科室参加交班,重点检查各科室部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优质服务落实情况,并针对第四次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和工作进展进行督察。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各相关科室和部门正深入分析原因,查找问题,限期整改。

  市二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是德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和医疗改革的需要,医院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注重软硬件建设的同步发展,始终坚持把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并非为创建而创建。医院负责人多次强调,创建不是目的也不是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院管理的动力和载体,医院发展的目标是人民满意、组织放心、职工高兴。

  市二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秉承“善行厚德,医者仁心”的医院院训和“不计地位、不畏权势、不论贫富、不别信仰,只为养护人类生命而付出”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技能,提高服务品质,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本报记者 刘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