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昌江县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曾俊涛
医疗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2011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把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网络的龙头,即县医院建设好,实现医保基金管理和效益的最大化。为此,本文就海南省县域医疗体系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
近年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工作的大背景下,我省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与全国其它地区比较,我省医疗卫生事业还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两个地区。县域医疗体系建设亟待完善。目前县域医疗卫生体系的问题集中在“县级医院大而不强,乡村医院小而不全”。具体而言,随着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基础建设投入的增加,我省很多县医院引进了大量新设备,扩建了新的病房大楼,硬件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学科建设滞后,部分县级医院仍然没有能力完成“大病不出县”的医疗保健任务。乡村卫生院规模普遍偏小,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可提供的医疗服务种类极为有限。个别乡村卫生院甚至面临老医生退休,医院无可用之医的窘境。医院无法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医院的收入少,反过来又加剧医务人员队伍的不稳定,最终形成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越办越困难的恶性循环。
如何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多点执业为支撑,促进县级医院专业水平提高。⑴创建学习型县级医院。我省大部分县级医院医疗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的自我培养能力。构建学习型医院就是要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抓手,有目标,有计划,特别是有考核的培养专科医生,提升医院人才培养能力;⑵学科建设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当前,医学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面对浩如烟海的新知识、新技能,医疗人员专科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专科医生可以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某一领域,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医院通过管理进行技术整合,把不同专科的技术优势转变为系统优势,输出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专科人才匮乏的大背景,县级医院要敢于培养和使用青年医生。在同一病区内,倡导科主任责任制下,青年医生为主导的专科治疗小组建设,有利于县级医院专科发展。⑶积极推进高级职称多点执业。我省医疗高级卫生技术人才大多集中在海口和三亚。因此,我省推动多点执业的紧迫性要强于其他省份。推动高级人才在县级医院执业,担当学科带头人,成为县医院的钟点专家,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级人才作用促进县级医院学科建设。
县乡医院紧密合作,组建县域医疗集团。我省由18个县市组成,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以县医院为中心点,每个县市半径通常不超过30公里。组建以县医院为主体,以4~6个乡镇卫生院为分院的县域医疗集团,就意味着广大农村患者可以在家门口10公里范围内享受到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小病不出乡镇”的基本医疗保健目标。组建县域医疗集团的优势在于:⑴在医疗集团内部,实行同工同酬,并向艰苦岗位倾斜,有利于乡镇医疗机构人员队伍的稳定;⑵采用医疗机构内部人员岗位轮转,有利于乡镇医疗机构人员接受系统化的专业培养;⑶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以药品、标本物流为线条,实现县乡医院检查、检验的一体化,有利于减少人力成本,增加乡村医院输出医疗服务的种类;⑷在县域医疗集团内部,合理分工,双向转诊,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实现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创建学习型医院,加快以青年医生为主导的专科治疗小组建设,积极推进高级职称多点执业,做大做强县级医院。同时,以县医院为轴,以乡镇医院为骨,以网络和医疗物流为经纬,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为海南人民群众构建一张健康保健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