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我对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的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引入绩效(Performance)、成本(Cost Management)管理(简称PC管理)模式,推进县级医院改革进程,试水一年来,发现有效重点抓好绩效管理和全成本管理,能够促使公立医院改革步入管理精细化轨道。
宁蒗县人民医院是该县唯一一所二级综合医院,改革前医院发展缓慢,职工没有积极性,服务意识滞后,医院环境脏乱差,骨干人才流失严重。2010年初实行了PC管理模式,注重精细化细节管理。试水一年来,目前宁蒗人民医院环境已经变成花园式医院,人才流失为零,并新吸引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门诊人次升幅38.1%,住院人次升幅82.5%。我们对该院一年来改革过程全面分析发现,该院注重抓了以下细节工作。
绩效管理突出“132” “1”是安全。该院将质量安全植入绩效管理指标链,实施三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上至院长、下至医务人员,人人身上承担安全责任,并实行年度安全一票否决权。细节上突出科主任、护士长的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控制核心放在员工质量的终端;环节监督突出以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发挥质量管理监督执行责任制,按照绩效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兑现,各级岗位人员重在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操作规程,履行岗位责任,落实行业质量管理标准。实践中注重引导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医疗技术、员工责任心三到位。
“3”是劳动生产率、满意率、员工流失率。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出管理者的智慧,要看这3个“率”的实现情况。
“2”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立医院必须坚持社会公益性第一原则。该院在实施PC管理模式时,没有把经济收入作为关注的焦点,而是充分体现出社会公益性,承担社会责任,把患者的满意作为评判成败的标准。
成本管理以降低患者费用为核心 许多医院在管理实践中忽视了成本管理,这是一个需要补齐的短板,需要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利用成本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引导全员重视成本。该院在管理细节中重视成本运营,降低环节浪费,精简机构,确定成本控制目标。2011年以来全面制定医院耗材管理控制制度、招采物品管理制度等细节成本管控措施,将制度纳入全成本管理流程控制中。实施一级分配看效益,二级分配看公平,将全成本控制紧密与员工利益相结合。经常通过员工大会和专题培训把先进的成本意识和理念传达到全员,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更加主动降低运营成本费用、降低患者人均费用,从医院管理角度帮病人节约费用,实实在在解决患者看病贵。
(作者单位:上海卫医医院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