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即使病人没钱,我们救人一命也值

  无德不成医。一个医德不好的医疗团队,不可能赢得患者信任

  百善孝为先。不孝敬父母者,不可能提供救死扶伤的服务

  2005年3月,一块白底绿字“有钱无钱,救命第一”承诺牌挂在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诊室门口。

  此前,有人说:“咱们别挂牌,悄悄努力做就行了,别好心好意公开承诺找来一堆医患纠纷。”

  此后,有人说:“挂几天就找个理由撤了吧,恶意欠费的人多了不好办。”

  6年过去了,这块承诺牌醒目依然。

  6年过去了,事实给出了最好回答。

  一面难挂的承诺牌

  10年前,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规模小,条件差,管理不到位,医疗差错、医患纠纷时有发生,生存陷于困境;与此同时,一些医院因费用问题延误、拒收患者引发的纠纷频频见诸媒体。

  这并非两个孤立的例子。环顾四周,触目皆是。

  解决医院的生存问题,是始终盯住钱在经济利益上做文章,还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努力求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附属医院的决策层选择了后者,决定坚持“以德立院”,靠服务重塑形象。

  2005年3月,医院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所有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一律“先救治,后交费”,并在急诊室门口挂起“有钱无钱,救命第一”的承诺牌。

  “挂牌后,医护人员感受到很大压力。”医务科科长、急诊科主任乔之龙坦言:“恶意欠费现象增多该怎么应对?承诺对急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万一抢救过程中出现问题如何应对?这都是大家顾虑的。”

  “悬挂公开承诺牌目的有三:一是为了避免耽误患者病情,打消患者疑虑;二是自我加压,让患者监督;三是警示医院领导、医务人员,承诺是严肃的,是要兑现的,必须为履行承诺做好各方面工作。”谈及初衷,院长魏中海说,“特别是作为一所公立中医院,必须秉承 "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价值观,即使病人没钱,我们救人一命也值。”

  在当时的医院体制、机制下,这种承诺和坚持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山西省纪委驻卫生厅纪检组组长李双才表示,“医院每年除了少量的财政拨款外,其余费用,如职工的工资、奖金和医院自身的生存发展,都要通过治疗、服务和用药来解决。尤其对一所中医院来说,这样做更需要勇气。”

  一道兑现诺言的轨迹

  11岁的小佳慧刚出生就遭父母抛弃,被马洪则捡到收为义女。2009年,她因患畸胎瘤导致肛周脓肿,做了5次手术都未治愈。马洪则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附属医院。医院全力以赴治好了她的病,除免去1.4万元医药费外,还组织职工并通过媒体为其募集了3.6万余元。马洪则感动地哭了:“真是一所为咱老百姓着想的医院啊!”

  省二建公司工人杨文亮干活时不慎从脚手架摔下,伤势严重。医院没有收任何押金,迅速安排手术,使他转危为安。

  ……

  如此事例,一桩桩、一件件,生动勾勒出附属医院“承诺是金”的践行轨迹。6年来,医院第一时间抢救危急症患者5950人次,免除385人次欠费,这其中包括因公负伤的民工、因交通事故生命垂危的伤者,还有无力支付医药费的鳏寡孤独。医院为此垫付资金59.43万元。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举措,不仅没有发生人们担心的恶意欠费问题,反而使医疗纠纷大大减少,医患关系呈现和谐局面。

  “按以前工作流程,护士在抢救病人的同时会通知家属办理交费手续,家属担扰病情,态度难免不好,容易发生纠纷。”急诊科护士长景霜告诉记者,承诺履行之后,通常都是等患者病情平稳,再请家属办理相关手续。“人心都是肉长的,家属们看在眼里,常会道一声"辛苦了,谢谢!"办交费手续时很痛快。”

  “医院最终垫付的医药费用比例虽然很小,但对每一位被救治的患者来说都弥足珍贵。”医院社会监督员、原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退休干部帅新琪表示,“医院摆正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医患之间因此形成良性互动。”

  2009年,面对日益加剧的医患矛盾,卫生部规定所有医院对于危重病人应“先救治后交费”。相对这个规定,该院已提前履行4年。

  一个“孝道为先”的理念

  在附属医院,干部任职、职称晋升必须过“孝道关”。不孝敬父母者一律不得提拔,不得晋升。届时,将被考察对象的父母、公婆请到医院召开特殊的“家长会”,当面听取意见。老人拥有一票否决权。

  “我作为教师,开过无数次家长会,但是这样的家长会,还是第一次开。”患者服务部主任周钊的父亲周晋元说,“规定不仅强化了敬老爱幼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把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家庭的责任转化为对事业的负责、对同事的友好、对患者的关爱。”

  医院决策层深刻认识到,“无德不成医”,一个医德不好的医疗团队,不可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作为一所公立中医院,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核心价值观,把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作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点。

  百善孝为先,不孝敬父母者,就不可能给患者提供救死扶伤的优质服务。医院组织职工学习《论语》《孝经》《孝道七讲》等书籍;编写了《孝道医德 责任》一书,组织深入学习、研讨。连续多年开展院内和谐家庭关系典范评选,目前已经评出文明家庭7个,慈父、良母8名,贤妻8名,孝子10名。多名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高的孝子贤媳被选拔到中层管理岗位上。护士刘建华自结婚以来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18年如一日照顾老人,从未红过脸。经过医院考察,她被提拔为供应室护士长。

  良好的医德建设,有效促进了道德水平的提升。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解病人所难,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升华了其人生观、价值观。

  “在救治一个个垂危患者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职业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急诊科医生刘建唐深有感触,“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挽救生命是医生必为。”

  一则负责生命的院训

  2006年,附属医院提出“对生命负责”的院训,诠释了中医药文化“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深刻涵义。

  为了对生命负责,处理医患关系时,坚持“患者利益第一”;为了对生命负责,管理上狠抓细节,规范行为;为了对生命负责,开方用药时,坚持“只用对的,不用贵的”。

  将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技术保障是关键。为此,医院把业务学习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绩效工资等挂钩。先后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强了老中医的学术继承工作。多项举措的实施,使一批中青年医务人员很快成长为临床骨干,救治能力明显提高。医生们自豪地表示:“过去不敢收的病人现在敢收了,过去治不了的病现在能治了。”

  要建设现代化中医院,必须从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2009年,医院开始推进流程化管理模式,为医疗、行政管理建立起有据可依的工作流程,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医院从未发生乱检查、乱收费、乱用药等违规行为,使用最多的抗菌药依然是青霉素、甲硝唑等廉价药品。医院靠口碑、靠品牌吸引了大量患者,收入也大幅度增长,2010年门诊、住院病人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87%和105%,业务收入由当年的2300万元增长到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