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施捷 通讯员 喻文龙)闸北区政府投入资金约2.8亿元的市北医院新医疗综合楼今天落成开业,医院规模较前扩大了3倍。而这家区级医院改扩建工程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全院所有医生诊疗工作台以及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全部实现了云计算技术支持的智能化运作。

  记者从上午的开业典礼上获悉,闸北区卫生系统开展基于云计算平台下的医疗信息化创新工作已初显雏形。他们尝试更好地整合各种卫生医疗信息,以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和医疗联合体。作为先行先试的一个点,市北医院藉医院改扩建之机,率先建成云平台下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并且成功实现医疗上的“互通互联”。

  “这真是专家请到了家门口!”有居民如此评论新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家住彭浦新村的张大爷晨练时不慎摔伤了脚,疼痛难忍,家人把他送到了最近的彭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接诊医生在进行了X线等相关检查后,认为患者需转院治疗,便通过闸北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平台向市北医院发出了急需转诊的通知。几乎是同时,市北医院放射科主任皮剑通过会诊中心进行了远程读片,很快作出诊断:左下肢骨折急需手术治疗。仅仅10来分钟,所有化验单、病历卡和X影像片等都“传”到了市北医院,老人只需空着手转院就行。

  市北医院地处闸北区北部,年门急诊量近70万人次,服务主要辐射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街道及其周边地区40余万居民。作为闸北区“十一五”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实事项目,市北医院改扩建工程于2008年初开工。新大楼由急诊部、门诊部和住院部三部分组成,建成后医院的门急诊服务能力将增长50﹪,住院服务能力可增长约一倍。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模式,医院加大了与长征医院、肿瘤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的合作力度,重点建设急救医学、老年医学和肿瘤医学等学科。

  据了解,依靠闸北卫生信息化的先进基础,市北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走在了二级医院的前列。自2003年起,医院就实施了电子病历,之后又开始与彭浦、临汾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电子双向转诊,现已能够进行远程读片和远程心电会诊。目前新建的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不但为区域内一、二级医院间的会诊转诊提供极大的方便,更可以与本市多家三级医院、周边省市医疗机构以及美国凯斯大学联网,实现远程会诊。

  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了今天上午市北医院新楼的开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