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海 电视主持人
人比人会气死人,相互攀比又是咱中国老百姓与生俱来的习惯,如果能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开解自己,那问题也不大,说不定还能比出少许幸福感。但太多的人却是出于无法满足的欲望,贪心不足地去和别人攀比,于是越比就越不快乐。
《信息时报》昨日报道,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博文里再谈医疗体制弊端,他说目前医生劳动价值很难得到体现,医院床位费、手术收费等定价仍停留在10多年前的水平,并称有医院的病床费甚至比停车费和招待所收费还低。他还表示,如果剔除从药品、检查得到的“提成”,医生本身工资水平比社会最低工资水平高不了1000元。总之,需要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才能纠正“开大药方”的习惯。
总体上说,在医改“进行时”的今天,廖新波抛出的这些观点并无新意,也并不违背医疗改革的总体方向。但是他却犯了盲目攀比的毛病,“医院床位费甚至比停车费和招待所收费还低”,此言一出,即遭网友踊跃拍砖,甚至有人宣称,以后出差不住旅馆住医院得了。而廖厅长也是好涵养,他打趣说“使不得,如果真有医院这么干,我可负不起这个责”。
其实,廖副厅把医院的床位与停车场相比,也不是不可以。既然他开了这个头,那我也不妨把医院比作酒楼。酒楼里的大师傅,就像是医院里的专家教授,普通厨子就是一般的医生了,还有地厘咨客那是护士,当然部长就是护士长。酒楼里的一众人等,他们各司其职、各取报酬,开给食客的账单,断不至于会罗列水费电费餐具使用费,厨师们更不会找食客们诉苦,说停车费太低影响自己的收入,最关键的是:酒楼的停车场,那基本上是免费的!
要想解决那么多医院内部的问题,就应该向酒楼好好学习,如果关系理顺了,免了床费又如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问题,都不能无视“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实。无论医改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总不能让老百姓更看不起病。所以,问题恐怕还是主要出在医院内部,你自己应该理顺的问题要先理顺,对医生来说,同样的一笔收入,如果大头都是来自卖药卖床费,哪怕再高都会有一种屈辱感。而对患者来说,同样付出的一笔费用,如果里面连个酒精棉球都要明算账,那就会生出被人算计、被人抢的感觉。
真的,不开玩笑,医院,要向酒楼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