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24日电:为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天津市卫生局于4月中下旬正式启动了“环境年”建设活动。各级医院纷纷出招,改善院内外环境,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力争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就医环境。

 

 让患者好停车

  不开车职工发给交通补助

  停车难是很多大医院普遍面对的一个问题。

  市第一中心医院规定,工龄15年以上的职工才可以在规定区域内停车。同时,医院鼓励职工不开车,并给所有不开车的职工每月100元交通补助费,每天保证患者500个车位。

  市眼科医院安排人员统一调度管理,分流职工停车,整合院内停车空间,重新界定院内停车线。

  让患者少跑腿

  挂号看病取药一层楼搞定

  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一楼至四楼每层均设立药房及挂号、看病、收费、取药处,患者全部诊疗活动可在同一楼层完成。4月,该医院普内科、口腔科、整形与烧伤外科推出晚上延时门诊,方便患者下班后到医院就诊。

  为完善实名制预约挂号服务,中医一附院预约中心工作人员以群发短信或电话的形式,确认预约,减少失约率。

  让家属不焦躁

  平安大厅里休息看看电视

  到医院看病的人心情肯定不太好,宽敞、整洁的环境可以适当缓解这种焦躁情绪。

  医大总医院装修了平安大厅,可容纳200人,配备固定座位150个、躺椅20个。平安大厅购置了四台平板电视,报架上摆放着报纸和杂志,还安装了患者手术信息大屏幕,滚动播出患者手术的情况,医生需要通知家属时随时在大屏幕上播放,也方便家属前去探望。

  市第一中心医院今年计划投资500多万元进行绿植补种、灯光美化及院墙修饰等环境改造,每楼层配置热水、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自助充电器,增设自动索取检验报告机,增加了电子触摸读报器,以舒缓病人焦躁情绪。

  市第四中心医院开通了残障绿色通道,门诊增加候诊椅,门急诊设立服务角,专人管理轮椅、雨伞、拐杖等便民设施。(记者 从竹 于春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