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傍晚下雨,因发高烧开车去看病,医院不让停车,车停在很远的路边,全身落汤鸡般地进了医院,回来还发现车上贴了张罚单。”5月24日,南昌市民郑先生向记者描述他遇到的郁闷之事。
在南昌,看病难不仅难在医院,也难在路上。南昌大学一附医院和二附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是全省最知名、患者最多的医院。然而,这五大医院却集中在八一大道青山路口半径1公里范围内。每天数万名患者穿梭在这狭窄的区域,加剧了该区域的拥堵,也造成患者奔走在路上更加艰辛。
破解这一恶性循环怪圈,改变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现状,让患者就近享有优质医院的服务迫在眉睫。目前,省城知名医院纷纷寻找“突围”之路,大规模在新城区布局新点。不远的将来,家住红谷滩中心区、红角洲、象湖和瑶湖等地的居民,不必大费周折涌向老城区,出门不远就能找到“一附院”、“儿童医院”等。

省儿童医院由于停车难,导致阳明路经常交通受堵。本报记者朱文标摄
外环境不堪重负的知名医院
尽管医院、交警乃至南昌各大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南昌大学一附医院和二附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等知名医院周边,依然是南昌最堵的地方。
5月24日,五六辆私家车停在省儿童医院门前阳明路上,几乎占了两车道。私家车不愿开走,保安不让进院子,交警跑上跑下指挥也力不从心。因停车问题,争吵每天都发生。私家车主感叹,等着接送病人,医院不能进门,有这样的道理?保安理直气壮,院子里早已被车子塞成一锅粥,再放行也进不去。
“医院周边的交通让我和同事们疲惫不堪。”南昌市东湖交警中队指导员涂筱明苦笑说,每天全省各地的病人蜂拥而至,医院自身停车能力不足,人为造成的堵车成了家常便饭。以昌大一附医院为例,周边没有任何公用停车场,医院泊位有限,为解决永外正街的交通拥堵问题,南昌市交管局一年时间内在现场开了三次调研会,和一附医院开了两次协调会,但因容积问题,收效甚微。
看病难在路上,让许多患者无可奈何。来自丰城市的金先生包了部面包车送生病的老父亲来昌大一附医院看病,面包车无法停放,进不去、出不得、停不了,只得转悠。金先生感慨,看病找张床位难,哪知停个车更难。
知名医院周边道路堵,停车难,外环境已不堪重负。有人算过一笔账,仅去年,昌大一附院门(急)诊人次超过131万,省妇幼保健院门(急)诊人次超过77万,省儿童医院门(急)诊人次达75万。今年更甚,4月份省儿童医院日门诊量最高达3454人次,省妇幼保健院门诊量也接近3000人,昌大一附院日门诊量更高达6435人……每天如此多患者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各种矛盾因而凸显。
医院外环境不堪重负,医院内病床严重短缺,寻求突围势在必行。
医院新城区布局雏形初显
老城区医疗资源过分集中,新城区医疗资源又严重短缺,为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一场知名医院大规模向新城区布局战役打响。2010年6月,省卫生厅制订《省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2015)》,并上报省发改委,至今天,知名医院新城区布局雏形初显。
作为我省门诊量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位于闹市区的昌大一附医院占地仅约180亩,早已显得捉襟见肘。如今,一个占地面积约490亩的“新一附院”已在象湖新城初见雏形,该项目用地位于南昌县东新乡象湖路以北,八月湖路以南,东新大道以东,桃花西路以西,几乎是老一附院面积的3倍。“这是省直医院新区建设目前进展最快的一家医院。”省卫生厅规财处负责人说,一附院新城区医院已准立项,并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及招投标。
省儿童医院则选择在红谷滩建新院。新院位于乌沙河与碟子湖大道之间,南昌二中新校区北侧,目前正在办理征地手续和立项。面积在100至120亩之间,设计床位1600个,足足比儿童医院现有的700个床位翻了一倍多。
省人民医院“红谷滩分院”,位于红谷滩新区凤凰洲,丰和北大道以北、凤凰北大道以南,濠江路和规划路中间。红谷滩分院占地面积约125.538亩,设病床1000张。
红谷滩红角洲中心地带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看中”,该院使用面积大约是200亩,预计床位1000张,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将于今年完成立项报批和规划设计。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除了在红谷滩设立门诊部外,还将在瑶湖旁的麻丘镇兴建占地200亩的“东院”,距地铁1号线终点500米。作为航空城项目的配套工程,将解决城东地区长期没有三级甲等医院的历史。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也参与到这场“变局”中,新院位于红谷滩碟子湖大道以南,雅苑路以西。规划用地76.777亩,总投资约2.6亿元,编制床位600张。
省血液中心新址和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及其附属医院也已落户象湖。在朝阳洲新区,规划建设省妇幼保健院分院。在城东新区,规划建设江西中医院二附院。
……
让优质医院不再成为稀缺资源
优质医院大规模扩张,带来的直接效应不仅仅是缓解交通拥堵,更是缓解百姓看病难问题。要让省城百姓半小时路程就能找到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是当下我省医疗主管部门的奋斗目标之一。
5月24日,记者走访昌大一附医院、二附医院,发现不仅病房里挤得满满当当,连走廊上都塞满了病床。一名在二附院住院的病人,得知医院总算给她在走廊厕所前安排了张床位,欣喜不已。这名病人无奈地说:“总比几天都等不到床位强。”省儿童医院由于是专科医院,医疗资源短缺更加明显。原来仅仅700个病床设计标准,现在病床使用率常年在120%以上运行,导致患者有意见,医院难发展。
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说,按照卫生部的标准,9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每个床位应匹配90平方米。但是省直几家大医院还远远低于这个标准,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只能是加床,加不下就住到走廊。
随着南昌城市扩张,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就显得更加不合理。在新城区,由于没有优质医院,居民看病得跑老大一个圈子。象湖新城居民感叹,除了为坐公交车叫苦不迭,想要看病更是苦不堪言,要知道这座新城居住着30万人。
解决老院病床不足,解决老院外环境不佳,解决新区居民看病难,对知名医院纷纷建立新院,人们充满希望。而医院也不负众望,规划高标准建新院。省人民医院提出,凤凰洲新医院将打造成集医、教、研、康复、急救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化、人性化医疗服务中心。昌大一附院将按照国际标准设计3200个床位,规划必须达到当今国际国内先进的医院设计理念,工艺流程先进合理,使具成为布局、设备、环境堪称国内一流的新医院,极大地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
本报记者张绪鸿 李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