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的主体就是线上线下结合服务模式,它对社区老人实现了“无围墙居家敬老院”模式,满足了老人在平日生活中的一切需求。它的服务范围遍及社区内的所有单元甚至也涵盖了社区外的社会。快捷的O2O模式调整了线上线下资源配置,实现了对养老服务供需的最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了服务的网络全面化、实效化、专业化。
如此一来,高效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也激发了老年人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为社区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更加有的放矢。
具体从互动养老、服务订制与医养结合这3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线上线下模式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各项应用策略。
1、互动养老
在传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存在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三种模式,但是在融入O2O模式后,三种养老模式得以升华进化,并且形成了三种模式之间的循环互动。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例,许多社区老人子女长时间工作在外,无法亲力亲为,因此社区就基于网络平台为社区老人子女提供了一个以第三方敬老为平台的父母孝敬通道,这其中包括了家政服务、旅行社等。这一平台就将三种传统养老模式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了全新的“家庭式联合养老”模式,也被称为“互动养老”。
这种复合型养老形式提供O2O模式,子女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手机APP进行服务订制,代自己完成一些无法及时为父母解决的问题。而在社区老人家中,接到订单的服务团队就会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相关服务的提供,实现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2、服务订制
服务订制与互动养老模式相似,但是它所提供的订制种类更多,而且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更加多元化,它也是O2O模式中一种重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体现。在服务订制方面,社区一般会为老年人提供三种订制模式: 老年人自订制服务、家人协助订制服务、志愿组织代理订制服务。这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志愿组织代理订制服务,它实行社区内每日志愿者的主动电话询问机制,并上门服务。在这种服务模式中,社区为每名老年人提供一张信息媒介爱心卡,它支持老年人通过该卡直接上网订制服务,也支持有针对性的主动服务信息管理,还能方便老年人在社区内使用各项共用设施,甚至在社区外的公交车等交通系统也对应此卡,方便老年人乘车。
这一服务模式可以视为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模式,它激活了社区内所有的服务模式,不但提供上门服务、电话咨询服务,还联动其它服务机制,为O2O社区居家养老建立联动体系。
3、医养结合
老年人是危险疾病高发人群,所以社区中的医疗家居服务机制是必须建立并完善的。杭州某社区就为区内老年人建立了基于GIS以及物联网络联动的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推动了社区内老年人医疗养生的科技创新进程。GIS在平日会对老年人进行远程无线监控,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与活动量、饮食,达到对社区老人“养”的目的。如果一旦社区老人发病需要急救,社区服务人员就会紧急赶往现场,为患者进行急救。如果需要送往医院急救,就可以利用社区服务人员所佩戴GIS设备中的Point、Route数组存储点与弧段方式来为患者设计最优抢救路径,并根据医护中心所接入的数字城市视频信息监控系统和实时交通路况信息系统来调整急救车行驶路径,以便于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抵目标医院。总之,基于O2O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服务类型,例如社区代购、社区活动组织等等,该模式对养老服务的智能化使得社区成为了一个集合督促、建议与评价的三位一体现代化平台,并发挥了一定的实效性养老服务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了无限的便利生活体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来源:摘自期刊《山东社会科学》(2016.6)
作者:林斐 绍兴文理学院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